十年產業鏈一朝斷 佛山童裝業受重創
環市童服城要拆,環市童服交易中心也受波及,目前因廠家撤場牌子已被換下。
■ 環市童服城拆遷追蹤
環市童服城被確定為佛山名鎮工程居民安置區區域之一,面臨拆遷消息傳來后,有經營者不得已放棄經營了十年的品牌;環市童服交易中心牌子也已撤下,交易市場漸顯冷清。
童裝行業作為禪城區三大傳統產業之一,童裝年產量4億多件,年產銷值約35億元,占全國高端童服市場份額1/3。環市童服城經過10年發展,已形成原材料齊備、工序完整、物流配套的完整產業鏈。現在面臨拆遷,產業鏈被扯斷,行業遭受重創。
撤走的心酸
十年童裝品牌被迫停產
劉姨兩口子在環市童服城算是元老級的經營者,也是最早選擇離開的一批人,他們打造一個十年童裝品牌“小金牛”,也從去年底開始停產了。
早在消息放出來前,劉姨兩口子就聽說要拆遷,于是將廠房與機器盤給別人。她說,“小金牛童裝,十年了!就像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真是很不舍得。通知2010年11月26日出來,要求60天搬遷完,我們也有想找其它地方搬,但聽說南海廣場后面的格沙童服城也會遷,沒地方搬,只好賣了機器與廠房,舍掉這個牌子。”
劉姨沒料到,兩百多位經營者聯合向政府提意見后,去年12月上旬,原拆遷通知被取消了。劉姨目前已轉到廣州開檔,她向記者打聽,南海廣場后面格沙童服城是不是也要拆遷,因為離開佛山后,還不斷有客戶跟她聯系,如果不拆,她就回來重開童裝廠。記者到格沙童服城看到,這里五六幢廠房樓宇匯集了二三十家大小制衣廠、童服廠,格林童話服飾廠工作人員稱,只聽說環市童服城要拆遷,沒聽說過這里會拆遷。
留下的憂心
童裝業可能就此消失
一家輔料門市的負責人阿誠(化名)說,一般服裝廠,要經過一兩年苦挨,業績上才能見起色,很多現存童服廠,在這里的發展大概有四五年,才進入穩定期,一個“拆遷令”,積累要都打了水漂。他說,童裝城把產業鏈各環節的廠家聚在一起,拆掉相當于“掐”了童服產業的活路。“如果不聚群在一起了,一家家遷到不同地方了,原來的供應鏈也會變化,像我們輔料供應,也得考慮成本,他們搬得太遠,再讓我們送材料就不現實了。”
一品牌童裝負責人劉先生顯得悲觀,他認為佛山童裝產業可能就此消失,“即便廠子不設在童服城,也與童服城中工序加工者、布料、輔料、物流供應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童服城一拆,十來年建立起的產業鏈條就扯斷了,如果要向外尋找新的合作者,成本會巨增。”
據了解,這幾年產業轉移之下,也有部分紡織行業經營者將工廠遷往外地,但仍未脫離佛山紡織產業的生產鏈條,他們仍會在佛山找相應加工者染裁布料,配好相應配件后發貨陽江或肇慶等地進行縫紉,再打包送回佛山紡織物流鏈條。據估算,這樣的周折之后,每件衣服的成本將增加2毛。
據佛山市環市童服協會羅建忠介紹,佛山童服產業已形成原材料齊備、工序完整、物流配套鏈條齊全的生產鏈條。按小伙伴童裝的老板老樊的話,就是坐在辦公室,打個電話就能解決配料、加工、物流等問題。“一個產業發展到成行成市,沒有10多20年發展是很難的。如果不整體遷,還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最新進展
廠家撤場,環市童服交易中心牌子被摘{page_break}
環市童服城要拆遷,本來不涉及環市童裝交易中心。但記者現場走訪發現,交易中心已顯得冷清。
2006年佛山童服交易中心開業時,多數生產企業都入場設門市部,但現在,很多廠家已經撤場,整個交易市場顯得冷清。因為入駐商家減少,目前佛山童裝交易中心A、B兩區僅首層還有商鋪,而且也并沒全部租滿,還有近1/3的鋪位沒租出去。A區二層已變成祖廟行政服務中心,佛山童裝交易中心的牌子也被祖廟行政服務中心代替。
發展建言
安置好企業,把總部留下來
佛山嘉年華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加華說,紡織服裝產業的生產環節逐漸遷出城市中心,符合城市發展需要,作為行業人士我們也十分贊同。但政府起碼要找地方安置企業,鼓勵大家將總部留在佛山,這樣,佛山童服的品牌才名副虛實。
禪城區經貿局經濟運行科科長、中共佛山市委黨校特約研究員聶衛國說,童服城可以抓住這次拆遷,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改造,把上游的設計、研發和下游的營銷、物流留在中心城區,把占地廣、耗能大、污染高的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心之外。
佛山市童服協會會長曹運烽則表示,希望能在粵北、粵西或臨近廣東省周邊省市選點,建設“佛山童裝工業園”,將佛山童裝現有的加工生產外移,集中童裝加工制作、物流、上游供應的面輔料企業、員工培訓人才培養機構、基礎文化娛樂設施,在生產成本上解放童裝企業、團結童裝企業,共同發展。
小金牛童裝,十年了!就像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真是很不舍得。
——— 賣廠撤離的小金牛童裝老板劉姨
以前坐在辦公室,打個電話就能解決配料、加工、物流等問題。如果不整體遷,還會引發連鎖反應。
——— 小伙伴童裝老板老樊
生產環節遷出城市中心,我們也十分贊同,但政府起碼要找地方安置企業,鼓勵大家將總部留在佛山,這樣,佛山童服的品牌才名副其實。
——— 佛山嘉年華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加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