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訂單荒”來襲 紡織業履步為艱
勞動成本上升,利潤空間減少等困境。因此,中國紡織品出口備受壓力,出口增速放緩,出口形勢不容樂觀。中國紡織業必須通過產業升級,產品優化,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大企業的整體競爭力等手段來實現產業的較快較好發展。
人民幣升值,利好也利弊
人民幣升值對紡織行業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行業利潤率下降10%-60%。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進企業,因利潤率較高,導致成本中可貿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損的絕對額較大,但利潤率下降的幅度較小;加之議價能力較強,因此龍頭企業所受升值的負面影響小于全行業.但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議價能力下降,其升值的邊際負效應會擴大。
紡織企業出口遭遇“訂單荒”
自春節后棉花價格開始回落,同時全國各地紡織及服裝出口企業的訂單減少,1-4月服裝出口銳減5成。在經歷了暴漲暴跌之后,許多客戶選擇觀望市場,暫緩采購。雖然真正的需求客戶還是要下單,但是近期棉花大跌的背景下,多是一些小單,急單。同時據卓創了解部分進出口公司的訂單與棉價穩定時環比下降了8-10%左右。
中小服裝企業面臨虧本生產,棉價漲的時候,許多棉農大量屯棉,現在銷售不暢,損失慘重。紡紗、織布內企業的成本壓力也非常大。價格上行,市場受買漲不買跌影響走貨尚可。若市場走跌在滯后性影響下,生產企業高價進的棉花,在生產成成品后棉價已下跌,成品價格也隨之下跌,基本上就是虧損狀態。同時如果棉價下跌,棉農種植積極性必將受挫,導致減產,新一輪的大起大落再次上演。
棉花產量穩定是整個產業鏈穩定的‘萬本之源’。產量大幅度波動會帶動皮棉、紗、布等后續產品價格波動,政府部門應該在種棉補貼、臨時收儲制度方面加大力度,以保持棉價基本穩定。
國家宏觀調控下,上演“錢荒”大戲
從5月18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去年以來第十一次上調。本次上調大約可鎖定商業銀行3700億元資金。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為了對沖外匯占款高增長帶來的流動性壓力。至此,大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升至21%的歷史高位。
“錢荒”成為影響紡織業的又一影響因素,在經濟通脹的影響下,準備金率,加息等宏觀手段逐漸被應用,99%的中小企業得不到銀行信貸支持。近期大部分紡織企業均表示資金鏈幾乎斷掉。近期大部分企業表示:銀行的貸款難了,市場上承兌多了,勞工費啊運輸費啊成本竄高了!
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人力成本上升、能源供應日趨緊張等等,對產業集中度較高的中小企業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資金鏈的斷裂,讓企業感受到生死一線的恐懼。
不少紡織服裝企業正在經歷“寒冬”,但近期以來國家政策頻繁調整利好有限,企業能否安然度過寒冬,更大程度上需要“自救”。業內專家也認為,中小服裝企業在經歷了陣痛后,需從內因中求生存。不管是國家和政府扶持,還是投資商注資,都屬于外因范疇,通過品牌和技術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才是獲得企業長久生存發展最有效的武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