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借助電商平臺對抗“經濟寒冬”
如何過冬?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會開出“轉型升級”的藥方。為企業做互聯網廣告投放的盤石公司總裁田寧天天與中小微企業打交道,他坦言,這四個字看似能解決一切問題,但如何轉,如何升,方向在哪里都是問題。
田寧:產業升級是一個大的方向,但騰籠換鳥絕非一朝一夕,我們不能讓制造業停止生產襯衫、停止做羊毛衫、停止做閥門,都做動漫開發軟件,這是不現實的。如何在技術含量上逐漸提高,我覺得中小企業應該循序漸進。
在形勢的緊逼下,很多中小微企業都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尋找適合的方向。
在奧奔妮服裝廠里,流水上的工人正在忙著趕工。
記者:今年這行好做嗎?
女工:今年也挺忙的,總加班,去年都不用加的,因為今年定制的多。
在傳統的概念中,定制意味著高價,反復量體、試衣好幾次,幾個月才能拿到新衣,而奧奔妮所推的是快節奏的大眾定制。據奧奔妮的老板鄭晨愛介紹,終端接待顧客,量體、設計,通過網絡將尺寸、版型傳給廠房,然后通過高科技激光裁床制作,快遞寄出,整個流程最短不超過1天。
鄭晨愛:需要一件,定一件做一件,沒有庫存壓力,很節約,因為服裝企業、特別是成衣,最大的壓力就是庫存積壓。有人說定制貴,但實際上一般的定制比成衣低,因為它已經把20%-30%積壓的成本減掉了。
溫州有不少服裝企業都開始進軍定制領域,因為不僅沒有庫存壓力,而且附加值可以通過服務得到提升。
鄭晨愛:定制服裝可能是服務業,像美容美發那樣,幫你搭配、幫你做、幫你包裝打扮,服裝是很時尚需要專業人士,服裝應該有一部分是服務行業,定制可以將服裝提升至服務業。
經過一年多的轉型升級,奧奔妮的訂單增長迅速,已經開始產生利潤。在服裝行業,價格戰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只想著壓低成本,讓價格有競爭力,在成本飆升的當下也許將是死路一條。
除了在模式上創新外,還有不少中小微企業尋求渠道創新。目前,我國中小企業69.1%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去年中小企業B2B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達3.4萬億,今年這一數字還將擴大。除了自建商務網站外,還有不少企業利用淘寶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當當網等平臺,叫賣自己的商品,打破地域限制、告別傳統模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