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商用“價格戰”叫板電商 戰果好嗎?
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友誼股份旗下28家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用“全場5折起”的“年中慶”接過了電商大戰的接力棒。與以往實體店商“滿額送券”、“滿額減”、“積點換算”等促銷方式相比,友誼股份此次采取直接折扣,參與品牌約90%,在零售業價格戰中并不多見。
店商未必輸給電商
記者昨天在第一八佰伴看到,收銀臺前的等候人群雖然比不上歲末促銷的“長龍”,但也排著四五個人,不少試衣間前也排著隊。消費者趙小姐算了筆賬:“大部分品牌直接5折,團購提貨券還有8.3折,‘折上折’就是4.2折,而且不用循環消費。”位于青浦的百聯奧特萊斯廣場更加熱鬧,停車位幾乎全滿,有些店鋪不得不限流。
友誼股份透露,在22日活動首日,第一百貨銷售增長逾40%,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百聯又一城購物中心等銷售額均兩位數增長;奧特萊斯廣場僅用一天半時間,銷售額就突破1500萬元。友誼股份總經理李國定說:“從這一結果看,店商未必輸給電商。價格戰中,貨源、物流是電商的薄弱環節,卻是店商的優勢。”
零售新格局下轉型
與電商的競爭,引出店商在零售新格局下的轉型話題。普華永道中國本地市場主管合伙人黃佳表示,在一項消費習慣調查中,24%的中國網購受訪者表示,未來12個月內會更頻繁地使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上網購物,這一數據較全球平均水平11%高出一倍多。可見,店商在“價格戰”之外,還得豐富銷售渠道,多角度轉型。
觸網是增加銷售渠道的最直觀方式,但并非開設網上商城一條道路。在國內傳統百貨中,開設網上商城最成功的莫過于銀泰百貨,但銀泰網的年銷售額與京東、天貓等電商仍有很大距離。銀泰網首席運營官林琛表示,店商轉型的關鍵是“價值重塑”,需要通過細分客群,打通線上線下消費。而友誼股份在此次營銷中,通過“團購”觸網,限量5萬張團購提貨券被一搶而空,先將500萬元銷售收入囊中,這一結果比上網開店效率更高。
尚道女性營銷董事長張桓認為,目前一線城市的服飾消費兩極分化趨勢明顯,昂貴的奢侈品和廉價的快時尚最受歡迎,實體店尤其是百貨商場中的中端品牌遭遇邊緣化。店商想戰勝電商,要集中更多有市場號召力的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