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代理商調查:多品牌回收代理權生意難做
這是一個利益博弈的關鍵節點。
在內地頂級品牌市場尚未完全放開之際,借助代理商來打響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是奢侈品牌最有效的途徑,起初品牌方和代理商之間是以“利益共同體”的關系同步發展。
當經銷商們被迫交出代理權,頂級品牌與代理商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浮出水面。
這場基于市場的權力博弈才剛剛拉開帷幕。
品牌方與代理商追求目標不同
2010年,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花費高達1億多英鎊的違約金將中國的代理權全部收回。
現在burberry給消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格子化的風衣、皮包和圍巾。當然這要追溯到1924年,burberry將紅、棕、黑格子圖案注冊成商業標志,并開始用作風衣的襯里,這個格紋圖案隨之成為了burberry的經典標志,久久揮之不去。
然而,burberry總部則希望能在中國市場大力推進該品牌的高端走秀系列:burberry prorsum。該系列的成衣相對于大家所熟知的burberry london系列更具設計感和走秀風格,不那么適宜日常穿著,同時也鮮少有大篇幅格子化的圖文出現,其價格亦高于london系列。
作為代理商的耀萊集團首要考慮的當然是自身的利益,盡管burberry品牌方希望能多推廣burberry prorsum系列,讓大眾擺脫傳統的“格子”觀念。但是耀萊集團的評估認為:就當時的中國市場而言,prorsum系列的設計風格和價位很難被消費者接受,反而burberry london會比較好賣,因此耀萊與burberry就進貨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最終面臨違約的局面。
盡管最終耀萊集團獲得了高額的違約金,但之前付出的經歷和心血卻使得耀萊集團大受挫敗,然而耀萊集團絕不是個例。
華敦國際集團(fairton)總部位于香港,該集團還在上海、北京、廣州、臺北等地設立了分公司及貨倉,致力于推動品牌的發展。1980年,華敦國際集團獲得bally品牌特約經銷權,并在香港尖沙咀半島酒店開設首間專賣店bally。
之后,伴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開放,華敦集團將bally延伸到中國內地市場,并且設有市場部,專門負責bally品牌的宣傳和推廣,據曾在該集團工作的員工介紹:“當時集團的確花費了很多精力,大到開店的選擇、店員的招募和培訓;小到明星的邀請都是華敦集團在操作。”
但是在2008年初,bally收回了大中華區的所有代理權。華敦面對bally離去亦黯然傷感,畢竟華敦集團培養了bally品牌28年。
歸根到底還是品牌商與代理商追求的目標不同。品牌方更注重自身品牌在這一市場的知名度,對于具體的銷量則不太看重。而代理商則將銷售盈利放在首要位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