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寵奢侈品的中國市場突圍戰
盡管中國市場放緩的幅度是如此顯著,但它仍是誰都無法忽視的最重要的市場。但在“蜜月期”結束之后,這些奢侈品牌需要考慮的是,減少店面、控制擴張節奏、翻新升級店面是應對低迷市場環境、挽回品牌形象的主要措施。
貝恩公司在調研了20個全球奢侈品牌后表示,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開門店數量,已經從2012年的150家左右減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達三分之一。“中國奢侈品市場已經迅速地從圈地階段,發展為持續關注客戶體驗和可比門店銷售額的階段。”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布魯諾·蘭納稱。
與此同時,奢侈品公司正嘗試著采取各種措施,來應對經濟的蕭條與市場不確定性。
比如,Gucci開始更多地向高端市場轉移,通過提升產品單價來提高業績。據悉,公司開始更多地運用蟒蛇皮等珍奇皮料來生產手袋。
也有公司通過降價來提升銷售。比如,中國高端白酒品牌之一的水井坊(9.66, -0.24, -2.42%)目前將半數產品的價格定在500元人民幣以下。而此前,公司的每款產品都高于這個價位。
Coach的策略,則是進一步擴充其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線。這個美國奢侈品牌,試圖轉變品牌認知,讓消費者不再將其僅僅看做一個手袋品牌,而是涵蓋了鞋履、成衣、手表、太陽鏡等一系列產品的時尚品牌。
此外,Coach近幾年花了大力氣推廣男士產品,全球男士業務的零售銷售額從2010財年的1億美元迅速發展到2013財年的6億美元,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除了調整產品線和價格外,不少奢侈品牌也著手進行電商渠道的拓展,以進一步開拓市場。眼下,Gucci、Giorgio Armani的電商平臺都已經登陸中國;Ferregamo則在走秀網上開設了官方授權在線商店;Coach,HUGO BOSS也在中國上線了自主運營的網店。
Burberry的電商策略,則更加激進。除了加大與百度[微博]、優酷、阿里等公司的合作,其還開始提供在線的私人定制服務。
據了解,中國消費者在看中一款新品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對款式、顏色、邊線的鎖定,乃至衣服上個性化的署名縮寫進行重新設計,并通過Burberry的中文網站向英國直接定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