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服裝外貿趨勢良好,將超去年同期
業內分析認為,2014年我國外貿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反彈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
外需回暖利好出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胡江云表示,月度數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加之農歷新年等季節性因素對年初幾個月的數據形成一定擾動,所以并不能簡單地以1月份單月情況對全年外貿形勢作出判斷。盡管如此,1月份出口情況是上年年末訂單形勢的客觀反映,還是印證了美歐等市場正處于持續復蘇的進程中。
海關統計顯示,與去年相比,1月份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增長都有明顯改善,按人民幣計算,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4.6%、8.8%和7.8%。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認為,經濟學家普遍看好今年美日歐三大經濟體的前景,而新興經濟體則有望基本與去年持平,全球貿易總體要比去年好轉,在外部需求改善的支撐下,我國出口進一步發展前景可期。
提質增效亮點初現
去年以來,民營企業“領跑”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發展的一大亮點,今年1月份這一趨勢得以延續,民營企業出口增速明顯高于同期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出口增速。
張燕生認為,我國民營企業發展以市場競爭為導向,民企出口的高速增長體現出我國經濟內生性增長因素的增強,而同期外企進出口增速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說明外貿發展對外資企業的依賴正趨于減輕,外企在我國外貿中占據半壁江山的局面正在持續改變。
從出口商品類型看,1月份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95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2%,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良好增勢,高于同期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
張燕生認為,在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價格不斷上漲的不利因素作用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仍保持較快增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傳統外貿企業抓緊時機進行結構調整,持續加快“練內功”、調結構,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幾大風險不可忽視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健表示,經濟遇到困難,市場競爭越發激烈,保護主義就有可能抬頭,最近新興市場國家與我國貿易摩擦增多的苗頭比較明顯。過去幾年發達國家市場疲弱,與新興市場的雙邊貿易快速發展是我國“穩外需”的亮點,但目前幾個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震蕩可能對我國出口造成沖擊。
商務部網站發布的預警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先后有哥倫比亞、巴西、泰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對我國發起或擬發起反傾銷等貿易救濟調查。
胡江云表示,盡管當前出口增速比較穩定,但對沿海外貿企業的調研顯示,企業經營壓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緩解,外貿訂單小、短、散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企業對未來發展仍存觀望情緒。此外,他認為,當前新興經濟體匯率不斷下挫、人民幣對美元仍穩步升值,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持續攀升,外貿企業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不容小覷。
專家普遍預計,今年外貿增速將維持在個位數水平,基本與GDP增速保持同步。
胡江云認為,去年我國外貿已突破四萬億美元大關,在如此龐大的貿易規模基礎上,現在關鍵并不是增速的高低和份額的多少,而是應該更加關注提升外貿的質量和效益,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
“外貿企業面臨的缺技術、缺專業人才、缺渠道、缺資金、缺規范等種種不利條件,需要認真加以解決。”張燕生表示,補全發展短板、培育競爭新優勢,關鍵是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