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開局外貿數據異常主要源于春節
與1月份外貿數據較外界預期明顯向好截然不同,今年2月份我國相關數據則出人意料地明顯下滑。海關總署昨天發布的今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我國出口額大幅下滑超過兩成,由此也導致之前的貿易順差在當月變為貿易逆差229.8億美元。海關總署表示,造成這種波動的原因主要是春節因素。
月度增速劇烈波動主要為春節因素
海關總署昨天發布的外貿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1.53萬億元,同比下降7.5%。其中,出口6965.2億元,下降20.4%;進口8363.1億元,增長7%;貿易逆差1397.9億元,去年同期貿易順差為934.3億元。
對于出口數據在1月份和2月份出現月度增速劇烈波動的原因,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昨天表示主要因為春節因素,我國外貿企業有節前“搶時出口”、節后“進口先行”的經營習慣,會導致1、2月份外貿同比增速波動劇烈。
他解釋稱,今年春節長假自1月31日開始,較去年提前了9天。企業考慮到節后恢復生產和經營需要時間等,將本應在2月出口的商品提前至1月出口,從而導致1月出口規模上升、同比增速擴大和2月出口規模的下降、同比增速的逆轉。另外春節長假的“錯位”,也直接導致對比基期的劇烈波動。因為2013年的春節長假在2月中旬,2月的出口提前至1月的相對較少,也就導致今年2月份同比的基數偏高,造成當月出口同比的下降。
2月出口驟降還有三大因素
除了春節因素,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還有三方面因素不容忽視:
一是制造業訂單被分流。鑒于中國制造成本升高,外資出走中的大部分為制造業,自然也分流了部分訂單;
二是去年年初貿易基數虛高。去年2月份恰恰是虛假貿易最猖獗的時候,貿易基數特別高;
三是人民幣匯率因素。去年年末至今年1月中旬,人民幣連續創出歷史新高,必然拖累一批外貿企業和工廠,一定程度上導致2月份出口慘淡。
第一季度累計數據更有“同比”意義
鄭躍聲預計,進入3月份以后,春節因素對進出口的影響將逐漸消失,出口的規模或將逐步恢復常態。同時他認為,我國春節假期都在1、2月,春節因素的影響有時要到3月份才能徹底消除,因此研判我國年初外貿形勢應主要參考第一季度累計的同比增速,第一季度的累計數據更具有“同比”意義。他舉例稱,2009至2013年,每年1至3月的月度出口同比增速波動幅度均在兩位數以上,2011年甚至每月波動在30個百分點以上。但從第一季度累計的同比增速來看,能夠有效消除春節因素對外貿形勢判斷的干擾,能更準確反映外貿變化的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