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當前國內電商獲取奢侈品牌產品的六大渠道
記者通過和電商平臺以及業內人士的廣泛交流,匯總了當前電商獲取奢侈品的六大渠道,這些渠道的可信賴程度參差不齊。
一,直接獲得品牌商授權,從品牌商處提貨,并獲得銷售權
某已轉型時尚電商的原奢侈品B2C負責人向記者指出,由于品牌商會對直接授權的商家進行價格管控,所以就算奢侈品牌正式給電商平臺供貨,這些貨品在中國市場中也沒有競爭力。
電商平臺方面則透露,但是由于品牌方審核管控嚴格,獲得奢侈品牌直接授權的電商平臺占比還非常低。“LV、Burberry這類奢侈品牌的一級分銷商的名字大概連一張16開的紙都占不滿。例如,Burberry目前在中國僅和天貓一家電商簽署了授權協議。”
但是普通國際品牌卻被電商平臺快速引入中國市場。電商平臺表示,“這些品牌的身段并不像奢侈品大牌一樣高。由于近年國內消費者逐漸顯露出的對進口商品的喜愛,各大電商平臺都開始接觸國際品牌,而此前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也希望通過電商進行試水。”
二,從海外品牌商的專柜進行采購
有不少奢侈品電商平臺告知記者,“海外直采是獲得國際奢侈品的重要渠道,這比獲得品牌的直接授權更容易。”
有電商平臺介紹,針對該渠道,國家給予了很多快速報關政策以及稅收政策,國內開始試點的保稅政策也為部分電商提供了優惠和便利。
“商家通過正規渠道進關還是需要繳納很高的關稅和增值稅。”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為了保證價格優勢,很多電商平臺會通過種種手段進行避稅。
三,從海外分銷商處拿貨
一些奢侈品電商直言,從海外分銷商處拿貨能夠獲得更多的價格優勢。“這些海外分銷商對電商平臺并不會進行嚴格的價格管控,這也是我們能夠低價出售奢侈品和國際大牌產品的重要原因。”
電商平臺上來自該渠道的奢侈品占很大比例。上述業內人士向記者解釋,由于美國等國外市場對于假貨等問題把控十分嚴格,長期經營的品牌分銷商一般不會出現商品摻假等問題。但是該渠道在物流配送環節也存在多重不可控因素。
四,從國內的分銷商處拿貨
從分銷商拿貨成為國內電商平臺普遍流行的做法,但承擔的風險也較大。國內分銷商的級別和誠信以及物流中轉環節都可能導致電商平臺遭遇假貨風險。
一位某奢侈品B2C離職高管稱,擁有正規授權的分銷商也有可能在貨品中摻假。而且有些不法分銷商還會偽造授權證書以及通關憑證。
——海淘中小供應商無監管主要憑良心
五,從眾多海淘的中小供應商處拿貨
“由于很多國際品牌和奢侈品大牌在國外市場的定價遠遠低于國內,所以給予了眾多海淘人群豐厚的利潤空間。”一位海淘者透露,這種渠道往往通過郵政包裹分批寄送貨品的形式逃避關稅和增值稅,所以能夠低價為電商供貨。
該海淘者直言,在電商發展過程中,該渠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曾有成千上萬的海淘中小供應商給電商平臺進行貨品支持。但是這些中小供貨商并沒有獲得分銷商或者品牌商的授權,只是通過采購的方式獲取商品,所以該渠道商品基本處于無監管狀態,完全靠海淘供應商的自覺。
但是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為了更好的掌控商品的品質和價格,很多電商平臺開始減少中間環節,跳過海淘供應商,而直接跟海外分銷商合作。
———非正規渠道肯定是假貨
六,通過非正規渠道獲取假冒進口商品
不可否認目前電商平臺中還存在大量假冒奢侈品。一位多年從事海外進口貿易的電商人士指出,假冒商品大多還是在中國地區生產,然后通過一系列渠道進行偽裝。
例如,幾年前媒體曝出的達芬奇家具事件,在該事件中商家把國內生產的產品運送到國外,再從國外運回中國,獲得了各種相應的海關憑證,以這種方式將國內生產的仿制品冒充為合作品牌的正規產品。
還有商家通過“保稅區一日游”的手段改變假冒商品的原產地以及獲得海關憑證,將貨物偽裝成在國外生產的進口商品。
此外,業內人士透露,像祥鵬恒業一樣偽造各種證件,然后直接從國內獲取假冒商品的供應商不在少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