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低價殺戮”背后拼的是硬功夫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電商“低價殺戮”背后拼的是硬功夫。
本月11日,天貓只用了13小時31分便實現了成交額超362億元,而這個數字正是天貓去年“雙11”全天的交易額。最終,2014年天貓“雙11”以571億交易額刷新紀錄。其中,來自廣東的交易額位居全國第一,而東莞網友的“剁手”額度達到廣東第三。
與東莞網民同樣加入狂歡的,則是東莞電商以及已經觸電的眾多傳統企業。
僅僅數年時間,人們從討論是否要做電子商務轉變為張口就是“互聯網精神”,電商創造的“神話”已深入人心。電子商務也從數年前的“新興武器”,轉變為今天商戰中的“常規武器”。
筆者認為,在電商噱頭橫行,各種電商生造節日泛濫的當下,東莞企業也不應盲目地去“觸電”。在增加電子商務部門的同時,也應該認清一切商務活動表象的背后,實質還是用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尤其是核心需求。
事實上,許多商家正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一點,“抬高價格再打折”、刷單、沖量、以次充好……
在“雙11”光鮮的背后,有多少人留意到電商虛假刷單、低價劣質產品沖量、透支消費力造成前后各半個月的生意冷清?
從長遠來看,電商以低價為武器的“殺戮促銷”并非萬靈藥。對于擅長制造的東莞傳統企業而言,產品的品質和成本控制無疑是他們的競爭優勢,再加上電商基礎知識差距的逐步拉平以及消費者的成熟,東莞傳統企業也并非沒有重新奪回市場的機會。
值得留意的是,沒有深刻理解電商思維的企業,面對被電商“慣壞了”的用戶時,他們一定要能夠提供足夠優質的購物體驗和服務,否則其進軍電商的策略便難以奏效。
如果撥開電商各種促銷噱頭的迷霧,企業不難意識到,“雙11”最重要的價值,應該在于為企業帶去的新客戶群,并通過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增加客戶忠實度;其次,企業可以在“雙11”的流量海洋中試煉產品,收集數據和信息;更重要的是,借助這一盛會進一步打響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粘性。
“雙11”雖然已經過去,但是類似的互聯網促銷狂歡節一年還有超過10次。類似的狂歡不應是拼低價,更不應是一錘子買賣。企業應更為理性地定位“雙11”們的價值,避免讓網購淪為劣質產品和低質服務的狂歡,淪為一場沒有贏家的博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