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巨頭絞殺 印度中小電商紛紛倒下
近一兩年來,印度電商領域群雄并起,既涌現出了Flipkart、Snapdeal等大型全品類電商巨頭,也產生了HealthKart 、LensKart、DoneByNone等垂直電商。自2011年以來,印度電商公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分別從各個風險投資公司手中獲得數量不等的投資。隨后,印度各路電商諸侯展開激烈廝殺,生動地演繹著叢林生存法則。
在Flipkart、Snapdeal等巨頭級帶你上的絞殺之下,印度小型電商紛紛倒下,也有一些公司被迫轉型或被收購。
在電商行業出現大洗牌的格局下,全品類電商領域只剩下寥寥幾家大公司。風險投資人也將目光投向了垂直電商領域,預期該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的成長。
12月6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印度在線零售行業的激烈競爭讓許多小型電商被迫關門或轉型,投資者建議一些年輕的企業家不要再涉足燒錢的電商領域。在在時尚、電子產品等電商領域,新入者遠遠無法與那些巨頭級的公司相競爭。
在Flipkart、Snapdeal、亞馬遜等電商巨頭的絞殺之下,小型電商網站紛紛倒下。
今年,時尚電商Yebhi被迫轉型,在線零售門戶網站BlueGape關門大吉,網購平臺KoolKart也停止了營業。與此同時,時尚電商DoneByNone的聯合創始人DoneByNone也提交了辭呈。
玩具網絡零售商Wopshop、珠寶電商21Diamonds以及電子產品零售商Timtara也紛紛關店。
“除非你可以另辟蹊徑,否則現在最好不要再創立新的電商網站了。”網絡零售公司BlueGape的聯合創世人撒西爾如是說。BlueGape公司于本月關閉整頓。 “我們缺乏核心競爭力,沒能建立自己的用戶基礎,只是依賴其他大型電商平臺來賺快錢。為此,我們計劃在一個月內重啟這一網站,通過自己的力量建立客戶群。”他說。
那些僅僅成立了2至3年就被迫關門的電商公司意識到,它們無法像大型電商巨頭一樣在價格或服務方面滿足印度消費者的預期。印度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小型電商網站家底不厚,根本無法像Flipkart、Snapdeal之類的電商巨頭一樣燒錢——即便虧錢賺吆喝也在所不惜。
“如今,對于投資人來說,那種什么都賣的全品類電商已經不好做了。大部分風險投資人轉而將資本投入到時尚、電子產品等垂直電商領域。”風險投資公司Kalaari資本的總經理 Rajesh Raju說。 在此之前,Kalaari資本曾給Seventymm 、 Indiaplaza 等全品類電商公司注資。然而,這些電商公司于去年倒閉了。
“我們相信,接下來的時間里那些關注垂直市場的公司將實現下一輪的增長,比如Zivame、Urban Ladder及BlueStone等。目前這些公司正在試圖解決供應鏈問題。那些巨頭級的Flipkart、Snapdeal以及Amazon正在紛紛擴大自己的規模,它們的大手筆燒錢節奏是中小型電商公司所無法企及的。”
時尚電商Yebhi成立于2010年, 于2011年獲得A輪融資。當時,整個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期,但是后來,風險投資家的投資熱情逐漸減退。今年9月,由于始終無法找到投資者并獲得4000萬美元的另一輪融資,Yebhi不得不轉型為一家商品分類網站。
完成轉型后,Yebhi經過4輪融資,從Nexus Venture Partners以及高通風投在內的投資者那里獲得了發展所需的4000萬美元。“垂直電商擁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是它們無法成長為十億美元級的電商巨頭。”Yebhi公司首席執行官Danish Ahmed說。
兩個電商公司的聯姻往往不能持續多久。生活用品電商UrbanTouch去年被時尚電商Fashion and You收購后,最后網站終止運營。
在亞馬遜等行業巨頭設置的游戲規則下,電商領域對資金的要求變得相當高。所有的參與者都不得不燒掉大量資金來換取市場份額和規模。現在的電商領域很像1999年時互聯網行業的情形,如何賺錢成為了擺在所有公司面前的一道難題。
近年來,印度本土電商紛紛通過通過大幅度降價打折來換取市場份額,但是這樣做往往很難實現盈利。然而,一些全品類零售商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們依托Flipkart、Amazon、Snapdeal等大型平臺上銷售產品來維持自己的生存。然而,這些公司沒有自己的顧客基礎,處于半死不活的地步。它們可能可以維持收支平衡,但是談不上任何成長。他們也不可能找到任何買家,投資者也對這些公司敬而遠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