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消費者:把“互聯網+”化為競爭利器
“商業市場不變法則,只有善待消費者一個。”中國服裝論壇一開場,輪值主席、服裝品牌ICICLE董事長葉壽增就拋出這句話。近年來,代表傳統制造業的服裝業生存艱難,造成困境原因很多,但出路只有一個,就是抓住市場,滿足和挖掘消費者需求。
“為此,服裝業必須做出路徑選擇,是迎合消費還是引導消費,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挖掘消費者。”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在論壇上說,服裝業要更多地從創造產品轉為創造需求,從擴張生產轉向擴張研發和設計。
一些先鋒服裝企業也開始這樣嘗試。內衣品牌愛慕集團從去年底擴大了生活館的布局。在名為“愛慕一家人”的生活館中,包括內衣、床品、拖鞋、護膚品等一切與生活相關的產品。“比如潤膚霜,不是為了轉型化妝品,也并非主推這個。而是讓消費者享受到更精致的服務,方便他們一站式購物。”愛慕董事長張榮明說。
在不久前的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上,不少企業和設計師從接受品牌訂單轉向接受顧客訂單,一件大衣也可以專屬制作。一些企業更展示了智能O2O定制系統,只需在手機上下單就可享受獨一無二的服裝。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論壇上說,服裝業服務型消費、個性化消費正直線上升,以用戶為中心,滿足甚至引導每個人的需求,才是突圍方向。
因互聯網進入,服裝業競爭更白熱化,利潤似乎更微薄。與其恐懼新生業態,不如擁抱并接受。“最怕的是進入新常態,卻還是舊思維。”潘建成這樣提醒在場企業家。抓住新生業態,把“互聯網+”化為競爭利器應成為企業的選擇。
服裝企業紅豆集團推出智慧服裝應用系統,用手機將各地的銷售團隊、銷售終端、代理商連接起來,進行遠程管理與顧客流量數據分析,降低成本,也更好地感知顧客喜好。
紅豆集團負責人說,他現在時刻都考慮利用互聯網將企業銷售、服務拓展開來,拉近與客戶距離。在營銷互聯網化后,企業還要實現渠道、運營、產品制造的互聯網化。
正在進行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和品牌也在服裝發布上體現了高科技、互聯網元素,包括智能眼鏡、科技面料等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說,傳統制造業擁抱互聯網,獲得的不只是改變,而是提升。特別對實業而言,互聯網能讓產業更好地關注技術和質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