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Kors從輕奢跌落快時尚 股價下跌不停歇
輕奢品牌如果不對自己鎖定的目標客群做深入分析,不在產品創新、售后服務、形象策略方面做更多的努力,是很難維持長久發展的。還是那句話,未來的市場結構將會高度細化,只有主動做市場,把握了解消費者,才是長久之計。
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Michael Kors股價半年內跌幅高達44%,遠遠落后于標普500指數0.2%的增幅。美國市場的分析認為,品牌消費者的忠誠度正在不斷下降,因過于頻繁的促銷策略使得品牌價值也在跟著打折,這些因素導致了品牌在北美市場不斷倒退。
在Michael Kors名聲大噪之后,瘋狂擴張是品牌的業績支撐,然而門店數量超過了品牌消費市場的承載力,門店之間形成了相互競爭。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欲,品牌在奧特萊斯折扣渠道內不斷打折。在正價門店與折扣市場并駕齊驅的同時,高端顧客群不可避免的在流失。而當門店曝光率過于頻繁,品牌價值因打折受損,部分年輕消費群體也對品牌失去了興趣。
5月底,Michael Kors發布的2015財年四季度業績顯示,銷售增長僅有17.8%,較過去三年來最高74.4%漲幅可謂明顯放緩。最大市場北美地區的同店銷售大跌6.7%,三季度該數據已經首次降至個位數。
集團首席財務官Joe Parsons表示,北美市場的低迷,令公司不得不采取更高的折扣來吸引顧客,這直接導致毛利率減少至58.4%,上年度同期的水平為59.9%。
集團主席兼CEO John Idol坦承,顧客在店內的消費正轉移到毛利較低的首飾產品上,而毛利較高、單價較高的腕表產品,預計2016財年的銷售會加速下滑。
可以說,Michael Kors曾經爆發式增長令公司對于品牌長期成長性的估計過于樂觀了。
相對于北美主市場的成熟,Michael Kors正式宣布進軍亞洲市場還是去年秋天的事情。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將是集中布局的市場。
不過,隨著中國消費者的成熟,海內外信息的暢通,一個在本土已經過氣的品牌,中國消費者恐怕很難像預期那樣為品牌癡迷了。
不久前,Michael Kors一則消息出現在中國市場:在美國被指控價格欺詐,并賠了488萬美元。消費者發現,品牌在奧特萊斯渠道內的產品吊牌上,都會標出一個高于實際售價的“廠商建議零售價”,這個建議價從未真正作為實際售價被使用過,是為刺激銷售而特制的。
不過,折扣確實能夠短期內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近來,隨著奢侈品在中國市場紛紛降價,Michael Kors專賣店渠道也開始最低至5折的促銷活動。北京西單大悅城一層的專賣店曾一度排起長隊。
類似的促銷伎倆,在國內市場屢見不鮮。但作為頗昂貴的輕奢品牌,此舉并不利于樹立好口碑和品牌形象。之所以作為輕奢品牌,即“買得起的奢侈品”,其對外宣稱的品質與形象是要夠得上奢侈品的。但從品牌歷史、故事性與品牌調性來看,Michael Kors并不具備這一屬性。在品質上保持上乘,學習奢侈品的經典風格,但設計上擁有一定時尚度,拋開品牌歷史內涵和手工精良制作的奢侈品特點,迅速崛起的輕奢品牌僅僅是一種以高端定位的快時尚皮具品牌。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輕奢這一概念本身就是個營銷噱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