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服企打造的生存之道能否成功突圍
42家傳統服裝企業的“生存試驗”
實體店應對網購——
快時尚品牌黑蝠社,正考慮要不要關掉在成都市區暑襪街的門店。這個店每日的銷售額,已經從2013年的兩三萬元,下跌到2015年的五六千元。12月12日到18日,該店總銷售額僅2萬元。
網購盛行下,黑蝠社在全國的700多家門店,或多或少面臨這一窘境。
有個例外。黑蝠社有家門店,從12日開店至18日,銷售總額超過15萬元,日銷售額最多一天超過3萬元。它位于彭州市家紡服裝產業園的“淘寶村”。這家店,寄托著黑蝠社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鑫的不少期望。
“此‘淘寶’非彼‘淘寶’,我們的意思是來這兒你就能‘淘’到寶貝。”兼任“村長”的周鑫說,在這里,42家傳統服裝品牌企業準備在網購風潮中聯手“殺”出一條生存之路。
聯手對抗“網絡山寨版”
12月12日,“淘寶村”內包括黑蝠社在內的9家企業門店開店,每家店的當日銷售額均突破2萬元,有的超過10萬元。
“入駐企業都采用前店后廠的模式,去掉了商場入場費、運輸費、營業員工資等中間成本,以出廠價銷售服裝。”周鑫以一件大衣為例:相同質量、類似款式,在大型商場至少要兩三千元,在“淘寶村”可能只需要八九百元。
這個“大型工廠店”的開張,主要是為了對抗“網絡山寨版”對其銷售的沖擊。
周鑫說,近幾年來,黑蝠社重金聘請了設計師,但只要一出新款,網上的一些小店馬上就抄襲“跟上”,價格不到正品的一半,“在行業本身就不景氣的形勢下,對我們是很大的傷害。”
42家入駐企業,均是彭州市家紡服裝產業園內的企業,其持有品牌在成都包括四川范圍內擁有一定知名度,每家在全國都有數百家專賣店,也都面臨跟黑蝠社一樣的難題。
這些企業的負責人希望,通過“淘寶村”,讓消費者以網購“山寨品”的價格,享受正品的品質和實體店的購物體驗。
自組電商平臺突圍
但大力打造實體店,并不是放棄電商。彭州市家紡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毓斌介紹,彭州市家紡服裝行業協會正在牽頭打造一個電商綜合平臺。
在大型電商平臺多足鼎立的現有局面下,新打造一個電商平臺,如何突出重圍?
目前,彭州市家紡服裝產業園已有1550余家家紡服裝企業簽訂入園協議,正式入駐開工生產的現有500余家。張毓斌的計劃是先做強B2B(企業對企業),再做B2C(企業對消費者)。“每家企業都有數十到數百個經銷商,把線下轉為線上,較為容易。”“做這個綜合平臺,不是為了收取大額推廣費,而是為了提升彭州家紡服裝產業的整體知名度,讓入園企業的收益得到保障。”彭州工業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宋雅路分析,一方面,“淘寶村”出廠價,能直觀地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打響知名度;另一方面,“淘寶村”也將與已有的成都時裝周、中國(成都)設計師一條街等,共同承擔起產業造勢的功能,“整個產業強壯起來后,會有更多的經銷商和網店訂單涌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