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的創意文化或將成解困良方
近日,日本迅銷集團發布201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挫16.9%。其中,日本本土業績以及以大中華區為主的海外市場業績表現均未達標,營業利潤同比分別下降12.4%和14.2%。公司表示,集團的美國業務虧損不停,優衣庫在日本、大中華和南韓等最大市場的需求亦受到全球暖冬的嚴重打擊。為此,迅銷下調了全年預期,預計截至2016年8月的全年營業利潤只有1800億日元,遠遜市場期望的 1996 億日元,此前預期為2000億日元。凈利潤預期也從原來的 1150 億日元下調至 1110 億日元,同樣差過市場預測的1190億日元。
國聯證券分析師朱樂婷此間表示,評:無印良品、GAP和優衣庫都是主打基礎日常款,但無印良品和GAP價格相對較高。優衣庫近幾年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快速發展,符合都市人快消費的節奏,對國內的一些品牌形成了碾壓,但同時優衣庫自身日本本土和美國市場都在面臨萎縮,因此優衣庫目前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包括和 Seven&iHoldings 的合作,以后線上下單后可以去到7-11便利店實體店取貨。
在朱樂婷看來,中國市場一直是優衣庫最大的亮點,今年一季報中罕見并未披露中國市場的數據,但考慮到基數較大,可能增速會同比放緩。目前優衣庫門店在中國總量已經接近370家,覆蓋全國86個城市。從門店總數上來看,優衣庫領先位于第二位的H&M115 家。
而隨著國內消費者對快時尚的青睞,包括優衣庫、H&M在華的銷售量均可與國內快時尚品牌媲美。據統計,優衣庫與H&M 2013財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分別達12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5.75億元)和66.55億瑞典克郎(約合人民幣64.07億元), 僅這兩個品牌2015年在華掘金就已經超過140億元。以此數據,這兩個品牌的銷售規模均遠遠超過進入國內多年的佐丹奴,銷售規模與森馬服飾相近。
在中國的市場也早就成為這些快時尚品牌的銷售增長“引擎”,以H&M為例,中國的銷售增長為23%,而集團的銷售增長則為6.69%。迅銷集團以中國業務為代表的國際業務中,營業收入以及營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超過六成,反觀日本國內,受到毛利率影響,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4%。
楊大筠也強調,產品為王才是顧客真正的興趣所在。今天的年輕一代買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購買一種精神或者樂趣,特別是面對90后消費者,不宜作為品牌的第一訴求,品牌今后拼的更多的是創意文化。需要指出的是,品牌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必須充滿人情味,而不是自我夸獎與包裝。時尚行業本質是“創意”,趣味性、人性化、與眾不同,加上一流的品質,才能創造真正的體驗感。同時,打動顧客“痛點”的價格最為關鍵,這就是性價比。時尚產品暴利時代已經過去,面對現實,做好符合精神需求的產品才有美好的未來。
面對需求日益低迷的服裝市場,服裝企業危機感日益加劇,原來屢試不爽的產品或者營銷策略,在今天成效甚微。面對市場全面萎縮,以及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服裝企業面對最大的危機,不是當下的利潤多寡,而是在未來事業能否持續。
楊大筠指出,互聯網時代,服裝企業會越來越累,因為變化越來越快,以往相對舒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曾經佐丹奴、真維斯很火爆,僅僅十年已成為過去式;包括PLAYBOY、夢特嬌、金利來等;現在,ZARA、優衣庫、H&M大行其道,再過5年,市場會怎樣?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如果企業不夠快,未來出路有兩條:一是趕緊賣掉企業,然后把錢投給年輕人,做他們的股東;第二出路是,自己冒險轉型,歐時力、地素就是如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