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行:做企業不能違反進化論
我發現,狼有一定的激進基因去獵食兔子,又與保守基因結合,吃飽了就不再去捕獵,避免無節制索取。反映到企業經營中,過度獲取土地、銀行貸款、過度投資都是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都違反《進化論》,最終將導致自己的消亡。
編者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近日,創業心得等內容進行了闡述。
劉永行表示,自己從達爾文的進化論理論中受到很大啟發,如果將索取有度、激進與保守相結合等進化論內容反映到企業經營中,與之相對應的是獲取土地、銀行貸款、投資等企業行為。劉永行認為,企業的生存也要符合自然規律,才有可能持續發展。
談到自己成功的原因,劉永行表示,正是由于敬畏大自然,尊重自然規律,企業才有今天的發展,這也是成為百年老店的關鍵。
以下為劉永行觀點摘錄。
劉永行:
1992年,我與弟弟劉永好 在美國訪問了一個月。我們考察了匹茲堡,這里一直是美國二戰后的鋼都,但此時,這里的鋼鐵企業大部分都在撤離。我也第一次聽到了“產業轉移”這個詞。我當時就想,10年后這些產業應該會轉移到中國,屆時我也應該有進入這些行業的機會。此時,我們正在國內建設第一個投資才幾百萬元的飼料廠,根本沒有資本做重化工業。但這個理想就此埋下了。
希望集團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幾個兄弟的想法出現了分歧,于是我們在1995年分家了。產業選擇不同是分家的主要原因。要解決飼料業的長遠發展問題,我選擇了做賴氨酸—熱電—鋁業的獨特道路。
2008年,我決定進入PTA行業。我的理由是,這既是石油化工業,也是紡織工業,利于東方希望擴展產業鏈,而且,這個項目是國家支持的、有整套批文能獲得有國家最高級別審批的大型項目,這一直是我的夢想。{page_break}
一個外行要挑戰這個技術密集的項目,難度是顯然的。但我們沒有回頭路。現在東方希望投資控股的這個項目已經建成投產,年產60萬噸PTA,運行良好。我們是后來者,所以經常是第二。我們要求企業不一定做最大,但一定要做最強,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環境里。如果片面強調規模第一,可能會樹敵過多,且不一定理智。
目前,東方希望的定位就是做實業。是否對外融資是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靠上市募集來的資金發展飼料業很難有核心競爭力。因此,只做飼料企業不需要上市。
我們從不提進入世界500強,我覺得,企業做好了,那(進入500強)是很自然的事。因此,我們的價值觀里有一句話叫“在其中,隨其后,隨之而來”。當然,如果在做強的基礎上,做到規模第一,也沒有什么不好。
我每天有一半時間在讀書,主要是了解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動向,但不進入政治圈。我為什么敢做重工業?因為我相信中國的改革開放、政治格局利于企業發展。
我喜歡思考和學習經濟理論,但不分流派,而是結合企業的發展去分析,用他們的理論證實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我很少看大部頭書,從來不上MBA。我訂閱了大量期刊、雜志。我的學習不系統,但是根據需要來的。
我們進入到某個行業,首先是自學,之后請教咨詢公司,但做的時候一定要以我為主。企業要對咨詢公司有深刻理解,咨詢公司可以幫助你不犯大錯,但很難幫助你卓越,要卓越只能靠自己。
我仔細研究過《進化論》,我發現,狼、兔子、草之間存在著天然的平衡關系,狼要有一定的激進基因,勇于去獵食兔子,但對資源(兔子)的索取采取審慎原則,吃飽了就不再去捕獵,如果無節制地獵取兔子,最終會導致自己的消亡。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出,激進基因(要去吃兔子)與保守基因(不能將所有兔子都咬死)要結合在一起。反映到企業經營中,過度獲取土地、銀行貸款、過度投資都是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都是違反《進化論》。
我是無神論者,但敬畏大自然,這是對最高法則----自然規律的尊重。我覺得,只要我們做到這點,就可以實現(成為百年老店)。
現在的創業環境比當年不知好了多少,國家對創業扶持力度很大。現實不一定都合理,改革有個漸進的過程,多從大局上看就會理解。抱怨是最不好的行為,與邪惡相比,抱怨可謂其次。抱怨是優秀人才成長的最大阻力之一。東方希望提倡不抱怨。公司內部也不可能絕對公正,但只要總體公平就好。
我性格比較急躁,經常犯錯誤,經常道歉。幸運的是,這些損失都比較小。做企業要允許一些小的失敗。但在跳躍式發展的時候,必須加倍小心。因此,我們動了進軍重化工業的念頭10年后,才開始籌備,又積累了6年資本,才敢真正進入。做企業不能犯大錯,否則會被置于死地。
創業者不能太急躁,不要過高估計現在的能力,也不要過于低估計自己通過努力,三年、五年、十年后的能力,關鍵是現在要生存下去,兼顧發展,反而容易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