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成長必須經歷的三個階段
都說人的成長必須經歷三個階段,即: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三個階段將一個人從懵懵懂懂的學習成長、到似是而非一樣的工作思考、再到氣定神閑般的成熟成才的人生過程描繪得絲絲入扣。其實,這種人生三個階段之說與管理者的成長與實踐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剛開始做管理時,其感覺也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只憑個人直覺做事做管理,唯上司之命是從,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點反對和違背,根本不知道管理還要關注人性、情感的因素和溝通、協調的技巧;做了幾年管理后,忽然發現管理卻“見山不是山、見水也不是水”,發現管理其實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理論與實踐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于是,就不再盲從前人的管理經驗、不再盲從書上的管理理念,開始有意識地思考管理中的一些問題,思考怎樣才能帶好團隊、怎樣才能樹立威信,這一階段需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
直到有一天突然開竅了、悟透了,這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明白了管人就是關心、做人就是做事、做事也就是做人,更明白了管理原來是如此簡單。
具體來說管理者成長的第一階段其實就是為了管理而管理,依據些小的個人經驗和直覺,把下屬當做小人一般來防范,結果雖然管住了人,卻無法管住心,導致管理沖突不斷,下屬陽奉陰違、弄虛作假,公司的資源無法有效整合,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在第二個階段里,管理者把管理當做手段,為了“理”而去“管”,開始追求科學管理,懂得建立制度、完善流程,以保證內部步調一致、政令暢通,這樣,管理效果開始提升,但是發現還是管住人卻管不住心,下屬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只把工作當做一份職業、一個隨時準備砸掉的“泥飯碗”,管理者累的苦不堪言。
在悟透后進入第三個階段時,管理者明白了管理的原理和人性的規律,明白了管人就是關心,也就找到了管理的樂趣。開始設法建立優勢管理文化,充分尊重并信任下屬,嘗試用目標來激勵員工進行自我管理,指導下屬將個人目標通過制度文化融入到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中來,每個人都自動自發地做事,都把工作當做事業,從而發揮團隊整體優勢。這時,管理者本人也就得到了全面的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