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成功創業“四部曲”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走創業之路證明和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們也具備充足的創業熱情和動力,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創業之路并不平坦,走向成功也需要更多扶持和指導。
青年創業已經形成了一種向上的熱潮,在為數眾多的青年創業群體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困擾著他們,不僅在創業之初的選擇、立項、心理承受方面,而且創業起步后的發展階段出現的問題都是關系創業成敗的關鍵。為此,創業指導專家們為青年的問題的給出解答。
創業第一關理想向現實的轉變———創業項目的選擇
一般青年在創業之初處于兩種狀態,也是兩個常見的誤區,一是過于樂觀的理想狀態,二是處于懵懂的迷茫狀態。針對這兩種狀態,創業專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專家說,有些創業青年是由于懷有比較高的熱情和動力,因此對自己的所謂“創業項目”特別自信,甚至于極度樂觀。往往把創業的前景和未來想象得特別好,也就不具備冷靜分析項目可行性的耐心,很容易匆忙上馬,而敗下陣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他們認為,這類人一般只把主要精力放在吸引投資和迅速立項上,其實這樣匆忙的做法是很不科學的,也最具風險,還有不利的地方就是由于過于激進,也大大增加了上當受騙的機會。
結合創業實踐分析,作為大學生,有理想有抱負,除了紙上談兵之外對具體的市場開拓缺乏經驗和相關的知識,創業之初最缺乏的是經驗,因此專家認為青年和大學生可以通過打工,先找一份工作,但是不要要求太高,在工作中可以學習創業的知識,體驗經驗,積累原始資金,當有了技術,再擁有了經驗和資金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地發展,實現創業夢想才比較現實。
創業第二關臨門一腳———創業時機的把握
通常創業項目的選擇是一個比較漫長和花費時間的過程,而與之相矛盾的是創業時機則很可能又是稍縱即逝的。如何把握好這關鍵的“臨門一腳”,也是至關重要的。
專家提出,創業時機的判斷對于多數創業者來說,新項目的發掘已經不是問題了,比如我們青年創業周上就展示了很多項目,關鍵的問題就是怎么來判斷項目的價值了。
首先,光憑感覺是非常不可靠的,商機判斷方法基本上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項目,一個是創業者。項目又是兩個方面,一個是項目本身,一個是項目方。創業者是創業主導者和創業團隊。從項目本身來判斷,最重要的一點是從市場角度來判斷,從市場角度來判斷需要注意六個方面:
第一,是考慮項目的市場位置。通常來說對于缺少經驗的創業者,他們喜歡那種全新的項目,市場上從來沒有的項目,實際上這不是一個好方法。最好的市場是度過了萌芽期,這樣才能比較平穩。而成熟的項目也不是好項目,等于是在成熟的項目里面“陪嫁”,沒有風險議價,也就得不到風險“溢價”了。
第二,是市場的產品比較。如果創業項目在價格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同時在產品質量上又不是很差,這樣就意味著一個很大的成功機會。
第三,是特殊需求。當一個產品是市場上從來沒有過的新產品的時候,要看是否滿足市場上某種人的特殊需求,這個就叫小眾產品市場。小眾產品市場是創業者的一塊金礦,創業者如果能找到這個市場,成功率會非常高。小眾產品市場的特點,就是開拓比較困難,但是一旦打開盈利非常客觀。市場非常小,市場競爭小,持續性非常好,所以也不必擔心強者來進行競爭。
第四,是項目的控制性。這是判斷項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比如說控制性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硬資源,一個是軟資源。硬資源是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如果是創業者能控制的項目,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另外一個就是軟資源,很多市場都是人為控制的,如果能做好這個市場,那么也有非常大的成功。
第五,是市場結構。包括現在和潛在市場的規模,經營者的數量,銷售規模,競爭程度,購買者數量,購買者偏好,購買者對價格變化的敏感程度,產品的成本因素,分銷渠道。
第六,要重視的是項目的成長性。一般來說,市場上顯示商機的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市場已經開發了,但是現有的供應商不能夠滿足市場,在這個時候創業者介入進去,成功的把握是最大的。
剛剛創業不久的夏道竹用自己成功的案例為創業者把握時機做了示范,作為一個畢業三年的大學生,是如何發現創業時機和把握的呢?可以說當時他要辭職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而對于自己創業的快餐行業,更是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個中的原因并不復雜,由于在北京經濟開發區工作,他通過在開發區工作,對開發區的快餐需求有了非常詳細的了解,發現這里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可以說是通過日常給別人打工發現了商機,并且也利用工作之便,完成了市場的分析和調研。由此,選定了創業的項目,抓住了時機。
創業第三關掙脫桎梏———解決創業資金鏈的斷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創業者遭遇的則是啟動資金的匱乏,從而導致錯失良機或很好的創業項目胎死腹中。而盲目的引資和擴大資金投入,也會增加創業的風險,因此,創業專家也明確反對創業項目圖大、高投入和追求高回報的做法。
創業青年張宇新說,起初他和朋友成立了一個小公司,從零開始創立公司的確不太容易,這個小公司,任憑跑斷腿、磨破嘴,也難以取得客戶的信任。最后通過朋友的幫助,才拿到幾個大公司的合同,雖然合同拿到了,能否完成又成了問題。幾個創業的人憑著當時一股創業的熱情和吃苦的精神,也充分發揮了以前打工積累的經驗和優勢,抓住了2000年前后進行設備更新和改造的機會,完成了一大批工作,為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