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迪董事長梁日輝:三年上市計劃進行時
記者:梁總您好!謝謝您接受記者的采訪,先跟網友們打個招呼吧!您是怎么進入鞋業這一行的?我看見您的名片上面有很多的品牌,跟芭迪的關系又是怎么樣的呢?
梁日輝:大家好!我是1992年進入中國大陸的,我還記得那年七月,我跟著香港品牌,可以說是剛好借東風,跟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成長出來的品牌。
記者: NIKE也是那時候開始代理的嗎?
梁日輝:不是的,我們大約做了10年,在零售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也享有不錯的聲譽。這時一些外國的品牌想進入中國大陸的市場,需要找一些合作伙伴,他們就主動找上門,問我們愿不愿意跟他們合作。開始的時候就跟英國的其樂合作,代理他們的皮鞋,之后NIKE也邀請我們加入他們的團隊,現在我們不單有自有芭迪女裝皮鞋,還有英國其樂男裝皮鞋,還有運動的品牌NIKE,還有其他的意大利休閑的品牌FIORUCCI,還有荷蘭的FLY FLOT等等的品牌合作。
記者:現在有自有品牌芭迪品牌,同時也是NIKE等品牌的經銷商?
梁日輝:是的,因為我們發現,只擁有自己的品牌,沒有看清楚世界怎么樣發展的趨勢,所以我們也想代理一些世界上的品牌,讓他們那些品牌的管理水平、公司的管理等方面,我們希望有機會向他們學習的機會,所以我們也代理了世界上的品牌,希望在當中學習。
現有150個專賣店主要分布華南地區
記者:芭迪現在發展的狀態是什么樣的?在全國有多少家專賣店?主要的區域是在哪里?
梁日輝:芭迪起源于廣州,所以我們在南方的實力比較強,全國共有150多家的連鎖店,主要分布在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城市。我們一直追求穩健的發展,每年有25%—28%左右的增長。
記者:這個增長是店鋪數量還是銷售額?
梁日輝:銷售額,當然銷售額增加你自己的店鋪也要增加,再加上新開的店也增加。
記者:芭迪目前主要的競爭力比較強的區域是在南方,在廣東省?未來北方區域的擴張計劃是怎樣的?
梁日輝:是的,目前針對北方市場的拓展我們一直在做,比如說北京,但是還沒有發展到東北區,我們也希望找一些好的省級的代理商一起合作。
記者:在廣東省以外芭迪的店鋪主要集中在一線的城市?
梁日輝:是的。
記者:接下來是希望可以多向二線城市發展是嗎?
梁日輝:是的,像長沙、南寧這些省會城市也是目標發展區域。{page_break}
生于制鞋世家注重鞋的質量和舒適
記者:芭迪是個非常女性化的品牌,類似的品牌市場上挺多的,您覺得芭迪和其他品牌競爭的優勢在哪里?
梁日輝:要說到優勢的話,那就要說我自己了,我出生在皮鞋世家,從我爺爺開始就做皮鞋了,到我已經是第三代了,擁有幾十年的制鞋經驗,我們非常看重質量和舒適感,我們希望在這兩方面體現芭迪的價值,讓客戶感受到我們的品牌是可信賴、可用的品牌。
記者:您剛剛說到物有所值,這是不是意味著芭迪沒有走高端的、奢華的路線?
梁日輝:是的,芭迪的風格是希望向消費者提供款式時尚大方、價錢優惠、質量超水平的產品,我們希望能夠給我們的顧客——白領女士上班的時候穿的舒適、大方、質量非常好的皮鞋。
記者:廣州做皮鞋的也是挺多的發展得也不錯,您覺得這個行業當中,您如何看待行業里的同質化的現象?
梁日輝:確實是有同質化的感覺,但是我們做品牌的,也不單單是看產品款式這么簡單,我們芭迪的理念就是為白領女性提供物有所值的產品,所以我們品牌的價值,不單單體現在產品中,更重要的是產品的理念,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跟其他品牌區分。
芭迪2011春夏新品
國外品牌在商業鏈上落后本土品牌
記者:現在有很多的國外的品牌都進入了中國,您覺得他們會跟芭迪形成正面的競爭嗎?
梁日輝:現在中國做皮鞋的占我們全國80%左右,外國的品牌也是到中國來做的,比如說我們的工廠有5000多人,也幫意大利、歐洲、美國等品牌加工,所以如果國外品牌真的要進入中國是跟著他下線的連鎖供應鏈的來競爭,這是蠻困難的,在價錢方面,在物流方面,在整個商業鏈上跟我們不是同一個起步線的。
記者:可能他們優勢就在于品牌的知名度上,對于消費者來說,會有種強烈的心理暗示,因為我是國際品牌,所以我的產品會更好。
梁日輝:除非它是國際化的品牌,不單單是在外國出名,在中國也要很出名,好象我們的其樂,他們要進中國市場,也是要找我們這種零售商來合作,所以他們一方面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是你也可以看得出來,他們也是我們的合作伙伴。所以在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中保持我們在行業中的優勢。
記者:剛剛您說到您家是制鞋世家,這對您在創業過程中,是一個比較大的優勢?
梁日輝:絕對是。我從小到大都是睡在我們工廠,我們以前工廠就是家,家就是工廠。我以前玩游戲的時候,都是借鞋盒,把它當成一個比較大的積木,我對皮料都是很了解的,所以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優勢。我在加拿大念書的時候,剛好我爸爸也做了一些美洲的訂單,每當我放假的時候,我就到我爸爸的美國客人的店鋪里實習,幫他做鞋、賣鞋,也幫忙管理倉庫。所以我一出生就是皮鞋行業的。我念EMBA的時候,我最后的論文都是怎么樣把皮鞋連鎖行業做好。
記者:您本身就是在鞋匠家成長,自己又是從事這一行的,在經驗方面或者是建設事業方面都會比別人更廣一些。
梁日輝:更深吧!
記者:芭迪是您父親創立的嗎?還是您在接手以后才創立的?
梁日輝:我在香港出生的,也在香港受教育,1992年在加拿大大學畢業以后,我就回到香港,回來以后,那段時間我的很多留學同學都跟我說,為什么要跑到中國大陸來呢?他們好象摸不著頭腦,想不通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間香港的發展機遇也會挺多的,但是我一回來,我發現中國大陸的市場那么大。 那段時間香港已經有很多的競爭了,但是在中國大陸里面,香港的同胞在那段時間比較受歡迎。那段時間我覺得中國經濟開始高速發展,所以我馬上就投入到中國大陸,創立了一個品牌,是我自己一個人到廣州來做的,幸虧廣州的市民也跟香港的方言比較接近,我不需要說很多的普通話,大家都溝通得蠻好、蠻開心的,廣州也很歡迎香港的同胞來投資,所以我一回來感覺很親切,原來不單單是加拿大國家那么大,原來我們中國的國家也是非常大的,這種感覺很開心,好象會到這樣家里面一樣。{page_break}
芭迪2011春夏新品
不冒進 追求穩健的發展
記者:在您創立芭迪的過程中,我相信您除了感受到廣州人的熱情好客以外,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您曾經遇到的最大的一個困難是什么?您又是怎么把它解決的呢?
梁日輝:說實話,沒有什么太大的困難蠻順利的。我是23歲來中國大陸創業的,大家看著我是年輕人、小伙子,在很多方面都讓我,給予了我很大發揮空間,我做錯了人家也不會說我,感覺這十幾年里面,我確實很走運,在中國大陸發展那么久,我還沒有遇到很大的不開心的事情。
記者:芭迪從創立至今對您來說沒有遭遇過很大的危機?因為很多企業在創立中都曾經遭遇,甚至會連發員工薪水的錢都沒有。
梁日輝:沒有,我從來沒有試過發薪水的錢都沒有的經歷。可能是我自己的心態比較樂觀吧,凡事都往好的一面看。當然我發展的十幾年里面,有猛擴張的,也有收縮的時間,但是收縮是公司的機遇也是機會,可以把我公司內部的系統優化。比如說我下一步要跳遠一點,我必須要蹲下來,然后再往前跳。我看問題就是我為預備了下一步的路程應該怎么跳,或者是怎么飛躍,我是要預備好才可以再發展下去的,當然這個過程當中,困難是肯定有的,但是要看你自己的心態怎么平衡。
記者:您是一個特別穩健的人。
梁日輝:可以這樣說,我在香港其他的投資,比如說股票,我都是買銀行的股票,都是比較穩健的股票,從來沒有買過二、三線的股票,我大部分的投資都房地產方面。
記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說,哪個企業家是您的偶像?他身上的哪些地方是您最欣賞的?
梁日輝:我是基督徒,要是真的要挑一個偶像的話,我會挑耶穌,很多人都說做生意首先要做好人,才會把生意做好,所以要說到做人的道理的話,我相信基督教,相信耶穌,這是我生命中最尊重的人,也是我的偶像。
記者:中國內地現在通貨膨脹比較厲害,很多物價、人工都上漲得很厲害,這樣會導致企業利潤空間降低,或者成本上漲,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梁日輝:確實這是我們企業面對的很大的問題,但是反過來看,這也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行業當中,或者是自己的企業當中,有哪一個環節以前我們有些浪費了的?比如說我們的資源浪費在哪個環節上?我們可不可以把這個環節縮短,別讓那些浪費的資浪費掉。很簡單的說,比如說我們以前在廣場發貨,到店鋪里面,總共要花的時間大約是2個星期,但是現在把整個流程縮短,把貨物從工廠直接發到店鋪里面,那就縮短了起碼有一半的時間,那一半的時間也是資源,也是要花錢的。所以今年我們的目標只不過是25%-28%,沒有100%的那種發展,其實我們回頭看自己,我們今年目標是把環節優化,讓供應鏈省錢、省時、省人力、物力。
記者:在成本一樣下,可以看一看怎么樣從內部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流程的效率。
梁日輝:是的,今年會用100萬的獎金發給前線的同事們,這100萬的獎金聽起來好象是蠻多的,感覺不錯,但是我們有1500人,平均發到1500人里面,他們每個人只能拿到很小的錢,但是如果我把那100萬,用杠桿的原理,作為獎金,你能夠達到哪一個目標,我就給您,用這樣的方式來管理。
記者:那芭迪的整個團隊來說,穩定性強嗎?
梁日輝:也不算很穩定,要看哪個區域,有些像長沙的區域,在二線城市就比較穩定,在廣州因為人才市場比較發達,所以每個城市都是不一樣的,也不可以一概而論。{page_break}
重視網絡銷售 今年目的1500萬
記者:現在網絡媒體發展得非常快,改變了很多以往的銷售模式和品牌傳播方式,以前大家都覺得買東西只能去商店,現在在網絡就可以買了。以前做廣告就只能找城市日報、中國快報等登報推廣,現在有很多的品牌愿意在網絡上推廣,您是怎么看待這種新媒體的發展呢?
梁日輝:我覺得網絡死非常好的品牌傳播渠道,因為像傳統的傳播方式計算投入比,投廣告10萬能促進多少銷售?但是現在在網絡上做廣告,比如說在淘寶或者是其他的網頁做了廣告以后,馬上可以知道點擊率是多少,可以馬上算出轉換率。現在身邊的朋友用過網購服務,確實做得很不錯,所以今年我們的網購目標也定得非常高,目標是1500萬的銷售。去年的銷售額只有幾萬塊,今年是1500萬。
記者:增長的幅度太大了吧?
梁日輝:是的,但是我們覺得可達到性是很強的,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
記者:我想了解一下,您說的網購,包括哪些方面和渠道嗎?
梁日輝:不單單是淘寶,還有B2B、B2C、B2G都有,全方位吧。
三年上市 年銷售額達25億
記者: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芭迪未來的遠景規劃?您想把芭迪打造成什么樣的品牌?您的最大的想法是什么?
梁日輝:我們這往后的計劃是希望3年之內讓芭迪集團上市,現在我們一年銷售額是5個億左右,今年希望能增加30%,而明年是100%,后年也是100%,上市之前大概是25個億左右的規模。
記者:會不會引進一些外部的資本?
梁日輝:現在很多外國的風頭也好、資本也好,都跟我們談了很多,這也是我們的目標,我們也覺得可達到性很高。
記者:我想了解,您說到100%銷售額的增加,接下來店鋪上會不會有大量的數量的增加?
梁日輝:這是肯定的,可能在2012年的第一個季度就可以有大幅度的開展,因為我們的店鋪只是在南方比較多,廣東省已經有60-70個店鋪,再加上上海、北京,我們在大城市發展得也不算很多,其他的省份、區域,我們可以說是比較空白,所以發展空間還是很大。
記者:很多的品牌為了吸引經銷商的加盟會找一些很有名的明星代言,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芭迪會采用這種方式嗎?
梁日輝:我覺得請明星代言人已經過時了,一方面我們不是打造新的品牌,本來芭迪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都是大家知道的。而且消費者對皮鞋比較了解的話,他可能知道我們芭迪。我們想做的廣告是希望能夠帶出一些新一點的點子出來。{page_break}
時尚是經歷時間洗練的經典
記者:接下來我們聊一些比較輕松的,生活方面的話題。您是做時尚的,算是時尚產業鏈的人物了,那您是怎么理解和定義時尚的呢?
梁日輝:我覺得時尚是一種可以經歷時間的洗練的經典,不是一個短時間的行為,但是它是用現代化表現經典出來的,我覺得這就是時尚。
記者:您覺得您是一個時尚的人嗎?
梁日輝:絕對是。
記者:那我們來聊聊您的時尚!您平時穿衣服,或者自己個人的儀表,會非常的注重嗎?
梁日輝:是的。
記者:比較喜歡、熱捧的品牌是什么?
梁日輝:服裝倒是沒有什么,但是手表、鐘表那些,我就喜歡卡地亞,我送給我太太的珠寶,要不就是卡地亞,要不就是肖邦。
記者:您自己有收藏手表嗎?
梁日輝:有,但是不多。
記者:會根據不同的場所來戴嗎?
梁日輝:會的,但是我比較喜歡一些經典一定的款式,不會追求最新的款。
記者:您剛剛說到送太太珠寶,這是很紳士的一個行為,您會在什么樣的時候送送珠寶給她嗎?
梁日輝:不是,因為買手表我是常客,我跟我太太沒有注重情人節、結婚紀念日,我們都是很憑平淡的過日子的。如果我們一起去旅游的時候,或者是在店鋪里看見一些比較好的手表,大家都是蠻喜歡的話就會買,不會等到什么特別的日子才買,對我們來講也不算很貴,花費也不是很多。
記者:那您自己有喜歡哪些的藝術或者是文化的產品嗎?比如說古董。
梁日輝:說實話,這方面比較少,我比較走前一點,我比較喜歡電子商品,比如說IPHONE4那些。
記者:您覺得IPHONE好在哪些地方呢?它吸引您的地方在哪里?
梁日輝:它好像一個百寶箱,里面什么都有,在辦公的時候,它可以幫我記錄很多東西,我的電話里面已經超過了1000個朋友的電話號碼在里面,而且發郵件、短信都很方便,而在平常我在休閑的時候也可以玩游戲,看電影,所以我覺得它非常棒!
女人的品味在于內涵 男人的品味在于做事的態度
記者:那您覺得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的品位應該體現在什么地方?您太太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梁日輝:當然是她的內涵,因為我太太出生在小康之家,我岳父也很懂得培養她,她對藝術方面,比如說跳巴黎舞,或者是彈鋼琴她是演奏級的了,在這方面表現得非常的好。她的內涵也是非常的好的,不是表面漂亮,因為漂亮總不能跟18-20歲的女孩來比,每個人都經過18、20歲,都會漂亮的時間。但是經過10、20年后,當然也還漂亮,但是內涵不一定,內涵是每天可以增加更漂亮,更吸引的那種內涵。日積月累沉積下來的。
記者:那您覺得一個男人的品位應該體現在什么地方?您剛剛說了內涵,那您覺得一個男人,比如說他應該戴什么樣的手表?開什么樣的車子?或者是拿著最新的IPHONE4,這是一個品位的象征嗎?
梁日輝:這個我倒不覺得,外表根本就不是評估男人風格的標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事的時候,他是不是很專著,是不是很敬業,心態是不是很正確,做人是不是很有原則,這些才是男人表現出來的最有魅力的一方面。
記者:您平時喜歡讀書嗎?最近有沒有好的書推薦給我們?
梁日輝:平時工作臺忙,讀書的機會不多,因為平常太多的報表要看了,我看兩個雜志,一個是《亞洲周刊》,每個禮拜都講一些東南亞的經濟、政治方面的事情。我也看美國的《讀者文摘》,在里面會有一些比較好的文章。放假的時候,春節的時候我買了一書,它的中文名字叫做《正義》,它的下一個題目就是《有什么正確的事情我們要做》,正義并不一定是正確事情就要做。那本書是邁克爾桑德爾,他是哈佛大學的教授,我看了以后,感覺很深,里面的內容發人深省。
記者:您剛剛提到,您有跟太太一起去旅行,您比較喜歡去什么地方旅行?下一個有計劃的旅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梁日輝:我很多地方我都想去,但是有幾個地方我不想去的,一個是菲律賓,大家都知道旅游巴士的慘案對我們香港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礙;還有就是印尼,排華的地方;中東、南非,那里的治安不好,不敢去。因為我覺得既然我們去旅游,就是想輕松一點,我們也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因為不單單只有我一個人,還有親人、同事們。有兩個國家比較了解,一個是意大利,一個是泰國。意大利因為工作的原因,過去20多年以來,我每年都去3-4次,公干也好、旅游也好,去朋友的宴會也好,我都回去。但是十幾年前去意大利的時候很有趣,英文在當地是行不通的,后來沒有辦法溝通的情況下,我就學了意大利語,現在到意大利旅游,酒店、吃飯的地方都可以跟他們溝通,慢慢養成我對意大利的文化和它的國家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在學習他的語言當中,也領會到,他們思想的觀點、角度,或者是想法是往哪一個邏輯去想的。他們很多東西都分男女的,椅子的性別是女的,桌子的性別就是男的,你用他們的想法你就會明白,為什么他們男女分別很大,這是很有趣的。我對他們的美食都很喜歡。
希望女兒成為太太那樣的女人
記者:您剛剛說了您有兩個女兒,那您是一個嚴厲的父親還是很慈愛的父親?
梁日輝:嚴厲吧!
記者:我覺得不像,我覺得你應該是很寵女兒的爸爸。
梁日輝:我跟她們講道理,盡量講道理,因為我太太會很寵愛她們,既然她做了白臉,那我就要做黑臉了。
記者:那您有沒有教育她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您希望她們成為什么樣的呢?
梁日輝:我當然希望她們成為像我太太一樣的女人,有內涵、見過世面的女孩子,所以我們每年都會帶她們去外地旅游,讓她們嘗試一些新的事情,讓她們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會帶她們到窮的地方,看看那些孤兒,讓她們感受到她們有多幸福。要是問到我希望她們以后做什么樣的人,我倒是沒有想到,但是我希望我做她們父親的時候,我盡量給她們很多的建議,多給她們創造條件,讓她們自己決定未來的路怎么走,而不是我安排她們怎么走。除了運動以外,因為我很喜歡網球,我希望跟我的女兒有一種共同的語言,不會跟我有很大的代溝,起碼我跟她們有共同的愛好,所以我一定培養她們對網球的喜愛。
記者:您有在您的女兒前面說過:“我希望你們以后成為媽媽這樣的女人”嗎?
梁日輝:沒有,我讓她們自己發展一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