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宅男”成長記
我不像別人,天生就會和人打交道。我不太擅長這個,比較累。但還是要慢慢學,可能也是不得不成長的經歷
編者按:他自稱宅男,自認天性里就不愛和人打交通,卻因為一場震動業界的3Q的大戰,開始逐漸開放,“學著長大”;
他是技術天才,在中國的互聯網領域建起企鵝帝國,使人難以望其項背;他也坦白承認,在面對facebook打造的全球產業鏈時,內心曾感到無能為力;
他是馬化騰,主席兼CEO。7月4日,馬化騰在接受《外灘畫報》采訪時,講述自己在經歷3Q大戰后的內心歷程,并就騰訊的并購計劃發表看法。
在馬化騰看來,騰訊一直在尋求開放,至于能做到什么樣則是能力問題。對于外界所傳騰訊進軍影視業,實施“跑馬圈地”計劃,馬化騰表示,即使想圈,也是圈不完的。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資料圖)
以下是馬化騰觀點摘錄。
馬化騰:
天生“宅男”
我不像別人,天生就會這些(社交)。像和記者見面、演講,對我來說都挺吃力的。
(我)更樂意呆在家里,面對計算機做各種產品體驗,那樣很快樂。
(我的這個)性格問題有時候還挺難改的,現在(要)靠團隊一起去改變。我本人也會更多地去和外界溝通,但也覺得蠻痛苦的,因為不太擅長這個,比較累。有一些人很喜歡、很享受,或者是不用準備,我要花很多時間去準備,就挺消耗時間的,對我來說就比較累一點。
但,慢慢學吧,可能也是不得不成長的經歷。
反思中長大
(在今年的騰訊診斷會上)當然很多人就是說騰訊體量很大,但思維還是比較像小公司。簡單思維,只考慮自己。再就是說你只顧自己致富,沒有幫整個環境、沒有幫鄉親們致富,那最終你肯定有問題。
過去只考慮溫飽,現在要考慮整個產業生態是不是適合你繼續做大。否則的話,問題就會接踵而來,你就會疲于奔命,甚至有可能有一個隱形的定時炸彈一爆炸,誰都受不了。
總體來說,我們感覺自己第一要在產品形態上做得更好,第二透明度也要提高一些。我們要補產業關系鏈上的和諧關系。但這不是100%的,因為開發商和SP中間,有害群之馬。所以,不是說好人、壞人都要和他交朋友。
我覺得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誰沒有十條八條傷痕?有人就專門把這幾條挑出來,放大,然后再擴散,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
國內有兩派人,大部分人還是不太喜歡如此,還是有少數人喜歡打口水仗,互相叫罵,這是挺不好的傾向。{page_break}
曾對facebook無能為力
坦率地說,Fackbook在全球率先打造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產業鏈。我一開始看到這個趨勢時,確實有點無能為力。因為,我們國內自身的SNS平臺,是從即時通訊演變出來的。即時通訊的軟件具有隱私性,不是一開始,就能讓我的朋友,看見我朋友的朋友,本身的基礎不一樣;所以我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此后,我們考慮如何把類似Fackbook的理念引進來。通過一年的時間,逐漸做到了。最近5個月,我們已經引入了大量第三方的應用。
我們希望把QQ賬戶打造成一個OPEN ID,通用的文本ID,QQ的賬戶在國內來說,應用最廣,使用量是最高的,做這個比較合適。
但我們最擔心的是安全性的問題。其實過去幾年來,我們一直承受盜號的壓力,最高峰的時候一天盜號10萬個號碼。
要把這個基本功做好,才能做開放平臺這個事情。一旦開弓沒有回頭路,你不可能中途返回。大趨勢大家一直很認可,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是能力問題了。
騰訊并非在跑馬圈地
(騰訊收購華誼、好樂鞋、藝龍等)是在占領源頭,但不是亂占。你要有策略呼應,這個源頭才有用。
影視內容有幾塊對我們特別有意義。第一是視頻,這個很容易理解;第二是微博,它有明星資源,有內容源頭,因為社交媒體和人、和精英、和明星、和內容創造的源頭是息息相關的。
網游和電影其實是非常相通的,最頂級的電子游戲,都會有電影。像魔獸世界就改編成電影。網游產品跟電影可能80%是重合的,因為你隨便創造一個世界觀,講一個古代的事,別人不會去買你的產品。一定要有說法,有故事,有世界觀,大家也熟悉,知道故事是什么背景,跟電影結合才有可能成功。中國現在還沒有到這個程度,還沒有到知識產權為王的年代,你看到外面很多是隨便創造一個故事就完了,好像也能賣錢。但以后這樣的故事會越來越不存在,知識產權這個源頭是很重要的,所以要往上游走。
這樣,我們就在視頻、社交媒體、微博等三個方面,都和網游有呼應。我們其實要提前布局的,其實還不止華誼。
收購藝龍這樣的商旅,其實是因為這一塊我們做不了。這個脫離了我們純互聯網上的范疇,其實蠻傳統的。所以,如果想介入,就最好有利益的綁定,但也不是控股,也不是大股。我們50億元的產業共贏基金希望都這樣操作。
(對于外界所說騰訊在跑馬圈地之說)這個不用擔心,內容太多了,沒有一家能圈得完。再說,你也不可能控股別人。只能說要避免惡意的競爭和攪局,這是我最擔心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