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設計師的美國“發跡史”
導語:在Vera Wang獲得CFDA終身成就獎的一次采訪中她提到了“小侄子”Alexander Wang,“我很喜歡Alexander Wang,我們都是華人。有時候他叫我阿姨,對我十分地有禮貌。華裔心靈上有某種互通感。另外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亞洲設計師開始崛起,他們骨子里就有著瘋狂工作的基因。現在該輪到他們暢所欲言了。”
在和世紀90年代之前,一個少數族裔要在美國時尚界發聲并非易事。Ralph Lauren、Michael Kors和Calvin Klein幾乎控制著時裝界的主流,他們大都含著金鑰匙出生,深諳美國主流文化和白人精英審美觀。直到現在這些品牌還毫不避諱地把“美國白富美”——Jet-set girl寫在新聞稿中。無論是白人還是富裕的少數族裔都會選擇這些品牌,為了少一份“peer pressure”,多一份社會認同感。
西方設計圈里華人設計師始終不是主流,如今同時有兩位王姓設計師出頭,這讓有著滿腔民族情結的群眾樂開了花。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主流時尚雜志幾乎都做過:華裔設計崛起的選題。除了“二王”之外,還有Phillip Lim,Derek Lam和Jason Wu(健忘的時尚圈似乎忘了Anna Sui這個如今很少在媒體上曝光的華裔設計師了)。雖然這幾位出生在不同年代,但真正在時裝界嶄露頭角、建立名聲都在2000年之后。
2012年年底,Alexander Wang開始擔任法國品牌Balenciaga的設計師一職,時尚地位再上一個臺階。許多人都認為這和Alexander Wang的華裔身份有關,好像全世界品牌都要想盡辦法討好中國一樣。Kanya West在新歌中唱道:“現在所有的黑人都把錢花在Alexander Wang里,像是新奴隸。”Justin Timberlake的熱門單曲Suit &Tie里也提到了Alexander Wang的品牌。當一個實至名歸的“大王”對于Alexander Wang來說看來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Derek Lam,則從Labelux回購了公司的股份,現在除了主線品牌之外還有副線10 Crosby Derek Lam 品牌;Jason Wu順利拿到了Hugo Boss設計師的職位;Phillip Lim在整個亞洲市場表現優異。我們不得不將此歸功于祖國,這并不是沒有來頭的盲目愛國主義。與90年代日本設計師的崛起不同,華裔設計師的作品更實用也更注重市場反饋,這和日本設計師特立獨行的做派完全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的設計得到廣泛長久的認可絕對順理成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