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娛樂圈明星學習理財讓“錢生錢”
日前,“甄嬛小主”孫儷跨界金融界,用202萬價格獲得海潤影視2.6%的股份,或有望成為億萬富翁,惹來眾人關注。如今,在這個“全民投資理財”的時代,演藝圈的理財之風可謂濃烈。在娛樂圈里摸爬滾打,雖然收入不菲,但是激烈的競爭也讓明星們如履薄冰,投資理財自然也就成為明星生活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
明星炒股也“瘋狂”
中國股市近來頻刮“娛樂風”,明星頻頻“登堂入室”,成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并借助明星效應直接引發了相關公司股價的大幅上揚。
華誼兄弟上市當年,讓旗下明星紛紛一夜暴富。余秋雨、張羽、郭冬臨、馮小剛、馬云、李冰冰、鄧婕、姚明、黃圣依、徐帆……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備受關注。
陳好也曾潛伏ST股票3年,乃該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首,賺得2700萬元。華誼群星中的黃曉明,擁有的股權最多,持180萬股,僅股票投資身家過億。
記者還注意到,韓國藝人Rain也是一個股神,他曾斥資2600萬(人民幣,約數),投資瀕臨破產的韓國手機配件公司,這家公司7天股價狂飆將近5倍,也替Rain賺進了大約1.25億元(人民幣)。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娛樂圈是娛樂圈,資本圈是資本圈,通常明星有錢會通過理財師、投資顧問、基金經理打通資本圈,而不會作為娛樂明星同時成為投資行家。
眾星都愛開公司 過足“老板癮”
趙本山的本山帝國是明星開公司的一個典范,起步于1993年,當時同時兼營煤炭和運輸生意,煤炭生意為趙本山的文化產業積累了原始資金。趙本山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出場費就已達到了10萬元,借助春晚的影響力成功地把鐵嶺、二人轉、“劉老根大舞臺”推向了全國。
據記者了解,創辦自己的文化演藝公司是時下明星們投資熱度頗高的項目,例如范冰冰、李亞鵬、張紀中、韓紅、胡海泉、張亞東、任泉等。
以范冰冰為例,2007年,范冰冰個人影視工作室“冰冰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胭脂雪》作為開門大作,總投資高達2800萬元,有人統計,按照一家電視臺付版權費和播出費共計500萬元,至少20家電視臺先后播放計算,《胭脂雪》最終收入達1億元。除去成本,范冰冰凈賺7200萬元。此外,2008年,范冰冰投拍并主演的國產歌舞片《精舞門》,票房超過千萬。
明星炒房生意經 趙薇看中地段
娛樂圈的大明星收入頗豐,而明星們的理財技巧,更幫他們賺的盆滿缽滿,比如利潤高昂的炒樓炒房,便是明星們熱衷的生財之道。
據記者了解,在湖南衛視的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中,世界跳水冠軍田亮便是一位投資炒房的高手,其擁有的房產價值千萬元以上。
大導演趙薇炒房則講究地段,“我就是看地段,雖然好的地段會貴一點兒,但是你想把它賣掉的時候,也會有人排隊等候”。按照這一想法,趙薇在北京多地購買了別墅、公寓,投資額度超過5000萬元以上。
此外,炒房更為高調的當屬劉嘉玲。據報道,劉嘉玲1985年起就熱衷投資房地產,目前劉嘉玲與梁朝偉夫婦二人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一共擁有至少10處房產,總價超過8億港幣。
除了上述幾位之外,據媒體報道,在香港娛樂圈,周潤發持有近10億港元的物業,堪稱娛樂圈里的地產鰲頭,周星馳所持有的房產總值約9億港元。此外,持有上億元房產物業的還有關之琳、劉嘉玲、古天樂、謝霆鋒、容祖兒、張柏芝、張學友、黎明等。
“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 降低投資風險
情歌王子張信哲的生意頭腦不比別人轉的慢,早在1999年,阿哲便在臺灣屏東開了一家名叫三千院飲食工房的日式料理店。此外,他還酷愛買古董和房地產。
據悉,張信哲的藏品包羅萬象,包括石雕、青銅器、家具、地毯,甚至唐卡。張信哲眼下在臺北古董界頗具威名:無論是作品的出產地、年代、材質,還是時代風格、予今世何種影響等,阿哲均能隨口道來,活像一部古董詞典。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張信哲的房產遍及臺灣、上海和北京。據媒體報道,他的房產下一站將停在香港。
明星賺錢不易,理財更不易,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降低了投資風險,可謂是一種不錯的理財方式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