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空降“草根”大地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轉型升級”成為熱詞。過去30年來,紡織印染、機械汽配、羽絨服裝、鋼構等傳統塊狀經濟成為蕭山的主要支撐?,F在,當不少傳統制造商仍忙著和銀行融資,或在低價值領域苦苦掙扎的時候,有人卻頻繁地考察高科技項目、追蹤掌握核心技術的海歸博士。一扇新的窗戶,開啟了蕭山民資2.0時代……
“做企業,就像轉盤上的老鼠,停不下來。”1973年生的沈國鋒算是和父輩共同創業的“創二代”,說話謙遜而又沉穩。他領導的浙江振亞控股集團,年產值已從1999年改制時的3000多萬元躍升到現在的近10億元。
直到2006年,“振亞”的主業從沒有離開過紡織制造。從最初的滌綸布加工到現在的差別化功能性纖維面料生產,其間先后經過幾次大的技改,5000萬、8000萬、1億,層層加碼。最近的一次技改是2007年開工建設、2009年4月投產的東華纖維制造二期工程,扔進去將近2億元。
項目上去了,也有讓沈國鋒撓頭的事。“你如果到廠里去看,會被密密麻麻的管道驚到。”沈國鋒說,“沒辦法,2億元的投資只有14畝土地,只好集約化設計。”在寸土寸金的蕭山,盡管是省重點專項工程,也難免受土地制約。
“用人也缺。高端人才缺,普通工也缺?,F在的一線工人主要還是靠前些年的老員工,新生代民工不太能吃苦,招不進也難留。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峻。”
沈國鋒希望,“振亞”可以在五年后擺脫這種困局,成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并逐漸從傳統紡織制造業抽身。他手頭目前有兩個“棋子”。2006年、2009年他先后與兩個海歸博士合作,分別投入近1000萬,成立了兩家科技公司:“信核數據”和“紐龍生物”。其中,“信核數據”今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3500萬元,并爭取3~5年內上市。
洪鐵鋼是改革開放后第一批“萬元戶”,蕭山戴村有名的能人。做建材起家,先后涉足PE管、園林工程等十幾個傳統制造行業,什么賺錢就做什么。
“和我一起起家的人,現在大概只剩下5%。”洪鐵鋼笑笑,“虧得我這人比較‘精’!”
在PE管生產最紅火的時候,洪鐵鋼的員工達3000多人,年產值卻始終在2億元左右。從2004年開始,洪鐵鋼感覺傳統制造業的微利時代已經到來,他又轉身“殺”入房地產業。
洪鐵鋼的靈活應變體現了蕭山老板特有的精明和闖勁,不過,他現在意識到,“傳統制造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投資房地產也只是短期行為,只有做高科技項目、不斷創新,才能把企業變成百年老店。”58歲的洪鐵鋼準備用5年的時間再搏一搏。
現在,洪鐵鋼將其衛士控股集團下屬十幾家公司、幾千號人全“承包”了出去,同時專門成立投資發展部,作為董事長,洪鐵鋼的主要任務就是尋找好項目。
目前他已鎖定美籍華人胡慶春博士和他的高分子分離膜項目。“這個膜不簡單,完全是胡博士的專利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引領世界膜技術,在廢污水處理領域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在反復研究吃透項目后,精明的洪鐵鋼盯住不放,擊退競爭對手,出資與胡博士合作建立了衛士環??萍加邢薰?。9月底,新產品就將面世。
任永堅已經開始習慣蕭山的生活。
剛來時,他顯得“清高”,不茍言笑。和許多在國外生活多年的海歸一樣,他常常為道路交通不暢生氣,不擅長和政府打交道。
現在,他已在蕭山申領了身份證,成了新蕭山人。身為當地海歸人才創業發展促進會首屆會長,他差不多快成為一個社會活動家。
任永堅曾經是浙江大學最年輕的副教授,1993年赴美留學后,又獲得了美國佛羅里達州大西洋大學工程學院博士學位。1998年開始,任永堅與存儲產品的設計開發結下了不解之緣。2000年,任永堅主持研發的第一款虛擬存儲產品問世不久,就在全球擁有了廣泛的用戶,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強企業。2002年他又主持了專為法國電訊設計的遠程容載方案,這也是目前熱門的持續數據保護技術的原型。
2006年,任永堅放棄了美國的高薪豪宅,攜妻回國創業。在蕭山金城路上的國際創業中心12樓,他的信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占據了500平方米。沈國鋒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了這個主要由海歸學子組成的創業團隊,占股40%,6名海歸創業者共占股60%。雖然擁有較多股份,但沈國鋒基本不插手公司日常管理事務。沈國鋒相信,這里的80個人未來定能創造“振亞”數千人創造的產值。
“取名‘信核’就是表明我們的一個認識——信息時代的核心是數據,無論硬件軟件壞了可以修可以換,但如果信息丟失了要再找回來就沒那么容易了。最關鍵的還是要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儲備服務,而目前國內這一領域基本上被國外大企業壟斷。”任永堅說,中國人應該擁有自己的存儲系統核心技術,擁有自己的信息安全技術產品。惟有如此,中國的數據管理與數據安全才能真正“安全”。“這一塊市場每年產值在100億元左右,而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國內第一。”
從杭州到美國再到蕭山,從大學教授到科研人員再到企業總裁,每一個角色轉變,都充滿了對人生價值的挑戰。在蕭山,像任永堅這樣活躍在民間資本前沿的海歸面孔越來越多。
來自蕭山區人事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在蕭山創業的留學人員有130余名,其中8家海歸團隊與民間資本合資創辦的企業,成為蕭山區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制藥、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引領者。他們正成為推動蕭山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力量。{page_break}
“與北京、上海、江蘇、深圳等地吸引海歸創業相比,我們趕了個晚集,但后勁足,因為蕭山的民間資本確實豐厚,并有強大的實業支撐?,F在制造業面臨發展天花板,政策調控讓房地產業風險莫測,對于風險高但市場前景好、回報長遠的高新技術產業,民間資本非常愿意介入。民資正把眼光投向回國尋找機會、擁有高新技術項目的‘海歸’,相信會掀起一輪‘智資合作’熱潮。”蕭山區人事局副局長何宣樂觀地分析。
采訪之際,正值蕭山啟動留學生創業園三周年。目前,留創園為創業者提供80~1100平方米規格、總面積達28000多平方米的項目“孵化”場所。區財政每年安排6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留學人員來蕭創業資金扶持、生活補貼、科技研發、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獎勵等。留學人員最高可獲得200萬元以內貸款的貼息補貼、50萬元科研資助、50萬元住房補貼和一次性100萬元創業資助資金。
“資本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人才走,哪里有最佳的創業土壤、最優的發展環境,哪里就是人才的落腳點、產業的增長點”,何宣表示,政府部門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