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抵“低線市場”誘惑 本土服裝巨頭掘金“三四線”
近日,湖北縣級市潛江市的長街擁擠不堪,幾百元的本土名牌商務休閑衣服正被搶購。眾多幾十平方米到幾百平方米的商務休閑地鋪店聚集在長街上,覆蓋了品牌,也夾雜著無名品牌。
“潛江只是一個縣級市,收入水平在全國中小城市中排名并不高,但我們的服裝卻很好賣,特別是在春節(jié)前期,存貨不多。”其中一家店鋪的店員表示,自己所在店面的銷售額每年至少幾百萬元,盈利能力不錯。這可能是本土品牌在中小城市一個生存縮影。國內服裝市場上,國際品牌扎堆一二線城市,而三四線及農村市場則被上述品牌占據(jù),地位看去牢不可破。
代理制是它們的生存策略之一。一位行業(yè)分析師說,一二線城市消費能力強,國內外品牌爭相進駐,競爭激烈。而本土品牌則像個大批發(fā)商一樣,通過省代、公司制等方式,將棋子重點落在一二線城市的次繁華地段或三四線城市。
國際品牌面對國內代理商,往往高高在上,會設置各類條條框框約束,合作不暢。但它們對代理商的態(tài)度更親和。上述人士坦言,國際品牌沒有真正發(fā)現(xiàn)國內代理商的價值。事實上,三四線城市居民對國際潮流了解較少,消費需求更多元,在服裝色彩、修飾細節(jié)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國內代理商身處一線,能及時掌握信息。
所以,國內品牌更依賴代理商。招商證券分析師王薇一份報告顯示,七匹狼70%以上收入來自加盟渠道,而公司服務范圍正逐步從代理商下沉到經(jīng)銷商,包括返點直接確認、授予授信額度;終端店鋪的整改則涉及終端裝修、店員服務、產品陳設、促銷政策等。
此外,三四線城市專賣店的布局還有成本優(yōu)勢。這些城市租金、人工等成本較低,且城市面積小,商圈相對集中,城市居民習慣在固定場所購物,這有助于培養(yǎng)顧客忠誠度。
銷售網(wǎng)點布局背后,本土品牌軟性宣傳彈性空間更大。
上述分析人士說,定位高端的國際品牌和知名品牌對廣告投放、活動場所、方式的要求更苛刻,對高端人士投放力度有限。反之,本土品牌則全面開花。
每年,央視都會在福建省內進行一次廣告招標會,其中服裝品牌企業(yè)是重點招標對象。因為,包括服裝企業(yè)在內的許多福建企業(yè),廣告投放大都選擇央視。
不過,近兩三年,光憑廣告概念炒作的營銷方式逐步弱化。因為,本土品牌逐步向國外大牌靠攏,部分公司將生產和物流等外包,開始專注于設計和營銷。許多品牌已完成從“夾克專家”、“西褲專家”等單一產品過渡到多元化產品線。靠男裝起家的不少品牌陸續(xù)開拓出女裝、童裝系列,還有品牌在設計感上的細分向更能吸引“90后”的個性服裝上靠攏。
三四線及農村市場的消費力確實在逐步釋放出來。以普通農村家庭為例,它的年收入較2005年約翻2番。各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中小城市人均收入增幅已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中國城市化、城鎮(zhèn)化進程更是創(chuàng)造了成長機會。過去10年,中小城市迎來新一輪發(fā)展,城市面積、人口數(shù)量和人均收入都在提高,基礎設施也在明顯改善,加之社會保障體系走向健全,市場購買力會進一步釋放。
“每年,我們店的增幅都在2位數(shù)。”當?shù)匾晃黄髽I(yè)員工說,以前,消費主力主要是私企業(yè)主和公務系統(tǒng)人士,如今普通老百姓也加入進來。
尤其是“80、90后”的年輕人。他們對品牌的熱衷遠高于父輩。本土品牌長達10多年的運營,已培養(yǎng)出它們的忠誠度。而許多國際品牌尚未進駐,且動輒千元以上的單價,隔離了他們的認知,促使他們更傾向于選擇本土品牌。

2、本網(wǎng)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wǎng)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wǎng)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wǎng)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wǎng)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