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從財權分層到財權分割的研究
財務理論的發展一直是以經濟學的發展和演進為基礎的。在經濟學的企業理論中,兩權分離是一個重要內容,與此相對應,在財務理論中關于財權的分配方式也是一個討論的熱點。
一、公司治理結構:從分層治理到共同治理
傳統的看法認為資本雇傭勞動,其潛在的邏輯是,股東投資設立企業,投入的資本轉化為專用性資產,如設備、廠房等。由于這些資產的專用性與可抵押性(人力資本是不可抵押的),使得企業經營的風險由這些專用性資產的所有者承擔,相對應地股東便享有剩余收益權,也就是擁有企業。而其他要素所有者,如人力資本所有者,由于其流動性、不可抵押性和難以度量的特點,所以雇員只能成為固定收入者。這一邏輯把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抽象為股東與經理的委托-代理關系。
上述傳統的理論優點在于,符合產生時期較普遍的企業治理狀況,邏輯上也比較嚴密。但隨著企業經濟形態的飛速發展,尤其是德國、日本在二戰后經濟奇跡及80年代英美并購風潮,使人們開始思考新的企業模型來容納不斷出現的傳統模型不能解釋的現象,這就是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治理模式。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不是一個生產函數或生產主體,而是一組契約關系或利益分配機制,體現在現實社會經濟中,就是占統治地位的大量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存在。對于股東來說,股權是公司賦予他們的權利,無論適用范圍還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來的資本所有權。也就是說股東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是不存在的,因為股權的運用受到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制約。這就是在現代企業理論模型下的“共同治理機制”。
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機制認為,企業是一組契約的集合,不僅包括股東和經營者,還應包括債權人、員工、政府、社會公眾、供應商、顧客等。控制企業治理的專業化投資中的任何一方,都會要求參加企業分配:股東獲得紅利和股息,債權人獲得利息,經營者和員工獲得工資和報酬,客戶與供應商從與公司的交易中獲得利益,政府從企業收稅。這樣,公司由經營者負責日常管理控制,以股東為主的各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形成一定形式的監控,外部力量也對公司起到約束和規范作用。
二、財權分割:對財權分層理論的推進
財權分層理論針對財務事項的不同特點,將財權在出資者、經營者和財務經理三個層次間進行了劃分。很明顯,出資者、經營者、財務經理財權分層體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是股東與經理的委托-代理關系,這種財權分層體系是一種單向的、科層式的結構,這時的權威方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關系。
隨著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機制的出現,財權分層理論將表現出種種不適:
第一,財務界一般認為,財權分層理論的立論基礎是財務主體的二元性,即所有者和經營者分割財權現象的存在,導致了財權分層。但筆者認為,現代企業的財權具有獨立性,現代企業(公司)作為財務主體具有一元性,而在財務主體內部其財務治理主體或財務管理主體則可能是多元的,如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等。因此,現有的財權分層理論實質上是同一財務主體內部財務治理主體之間的財權分配問題,絕不能因此而否定財務主體的一元性。
第二,企業治理結構安排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諸方面資產權力在相互分離的狀態中實現有效的約束和監督,從而達到諸方面利益和權力的均衡。而現有財權分層體系體現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關系,是單向的結構。很顯然,下位的主體不可能對上位的主體進行監督,更談不上相互制衡了。
第三,現代企業治理結構中,債權人的相機治理機制是很重要的一環,也就是說,財務治理主體可能是該財務主體之外的主體,他們所掌握的財權不屬于分層的范疇,是一種平行的主體,這無疑是現有財務分層理論的一大缺失。
我們認為,在共同治理機制下,各利益相關者在締結企業這個契約的時候是以平等方式加入的,各利益相關者的財務關系更趨向于平等的關系,那么財權也會以平行分割的方式分配,而不是一種單向的、科層式的結構。平行分割的優點在于最大化地考慮了所有相關方的利益,又有重點地照顧了主要相關方的利益。因為不同參與方對企業資產收益率水平的影響程度不同,相應地,他們控制的財權比重也就不同,即不同利益相關各方在財權分割中占有不同的份額。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財權平行分割模式并不是對財權分層的否定,而是建立在財權分層理論基礎之上的,對其治理主體外延的擴大以及對共同治理理念的強化。
三、財務關系中的財權分割
如上所述,平行模式是最能包容所有相關各方利益的財權分割體系,那么,在這一模式下,各方之間是如何形成財務關系并對財權進行分割的呢?
當企業籌資時,財權流從不同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流動到另外一些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手中,不同的財務主體間形成了不同的財務關系:所有權關系或者是債權關系,或者是可在一定條件下轉換為所有權關系的債權關系(發行可轉換債券)。出資者或股東與企業及其經營者之間從根本上說是出資與授資并運用資本的關系。在這里,股東擁有的是終極所有權。
隨著企業生產工作的展開,與企業發生關系的現實利益相關者也逐步形成。他們包括:經營者、員工、政府、供應商與客戶和債權人。
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者在企業居于特殊地位:是企業經營與財務決策權勢主要控制者,是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財務利益得以實現的關鍵,由于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而存在激勵問題。經營者與企業法人的財務關系可能是一種純雇傭關系,也可以是雇傭關系與所有權關系的混合型,還可能是將來在一定條件下演化為所有權關系的關系,而無論身份如何,他們肯定都控制了企業的許多財權。最主要的,是經營者掌握了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因此,對于經營者,財權配置有效即與企業法人形成健康的財務關系的核心問題,是必須建立有效的財務激勵-約束機制。
員工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力量。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管理及財務管理上的一項重大課題是如何保持員工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的整體目標相一致。分享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企業制度形式的產生和發展,使員工與所處企業在勞動(人力資本)合作的同時又實現了財務資本的合作。這樣,員工與企業的財務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深化和鞏固。有的學者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個趨勢。雖然這個看法仍有待時間的檢驗,但在實踐中,人力資本所有者憑借獨特的人力資本而獲得企業的股份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體現在財務關系上,即為人力資本所有者將在剩余財務收益權與剩余財務控制權中擁有份額。
政府依法向企業收稅,同時還通過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收取費用,這是法律上已經規定的。政府作為宏觀經濟管理者制定政策,或出于對公眾利益的維護或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對企業的行為實施管理或限制,也會對企業的經營和財務工作產生影響。實踐證據表明,從宏觀上來說我國稅負并不重,但企業總體稅負較重,主要是由于政府對企業名目繁多的收費,這就是政府與企業財務關系扭曲的直接表現。
供應商與客戶位于企業生產的兩端。與供應商的商業來往會產生應付賬款,與客戶的商業往來會產生應收賬款,這就是財務關系的具體體現。現代社會企業之間的相互協作關系日益緊密,為了營造穩定的、發展的供應商與客戶網絡,企業往往與他們結成某種形式的戰略同盟,而這種戰略同盟終究要落實到雙方的財務關系上。一方面,為了實現與供應商之間的友好合作,應該遵循平等互利原則來處理財務關系。另一方面,為了減少對供應商的依賴,減少交易費用,制造企業可以實行縱向一體化戰略,獲得效率的提升。
相關研究表明,企業的負債水平與企業所在的產品市場的競爭程度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當企業對處于產品市場中的客戶的爭奪比較激烈時,他們與債權人也往往存在比較密切的財務關系。企業向資金提供者進行分配時,所體現的分配關系是企業財務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模式下,債權人在參與企業分配時,僅僅獲得固定的收益,但在共同治理機制下,將來這一格局有可能發生變化:浮動利率、可能與剩余分配以及債權人參與企業的直接管理。
在現實中,重視債權人在企業財權配置中的地位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首先,如果債權人掌握了部分重要的財權,就可以有效地監督股東(尤其是大股東)的行為,從而在保護自己利益的同時,也保護了中小股東的利益。其次,在股權分散的企業中,由于存在委托代理關系和信息不對稱,導致企業的重大決策權實際掌握在經營者手中,形成了內部人控制局面。債權人作為企業的出資者,如果恰當運用手中掌握的財權,就可以有效地監督經營者行為,抑制內部人控制,從而保護廣大股東的利益。第三,有利于形成銀企之間的互動關系。我國企業的債權人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銀行將資金投入企業后,如果不能行使有效的財務監督權,易使企業在使用債務資金時不考慮或少考慮銀行的利益,從而產生銀行不良債權問題,打擊銀行向企業注入資金的積極性。反之,在企業財務治理權配置中若有銀行等債權人的一席之地,則可以有效地發揮它們的財務監督職能。這樣,不但能激發它們的投資熱情,還可以促使企業債務資金得到有效利用,最終形成良性、互動的銀企關系。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