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業主要財務分析指標概述
對上市公司來說,財務報表顯得十分重要。如何正確地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挖掘真正具備投資價值的公司并從投資中獲得滿意的投資報酬,是廣大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由于運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賬面數字的變動趨勢,對其相互關聯性做出分析,可以測定企業的經營效率和合理的投資價值,有助于投資人掌握股價的變動趨勢,降低投資股票的風險。因此上市公司每年公布的年度財務報告和中期財務報告是投資者的基本信息來源,也是上市企業公司治理的“目標責任書”。對此,上市企業就要十分重視用財務分析的方法,強化財務管理意識,特別要抓住關鍵的財務指標,吃透指標意義,有針對性地研究上市企業公司治理方略。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指標是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的指標,它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財務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包括盈利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發展能力指標和償債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管理績效的主要標志,它以利潤為基本指標來衡量投資回報。反映盈利能力指標常用的主要有營業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這三項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獲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高、總資產收益率高、凈資產收益率高“三高”是上市企業盈利能力強的標志。
發展能力是生存發展的潛在能力,核心是增長能力,它以收入和資產、資本的增長來衡量其強弱。主要指標有營業收入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
這“四率”以“四高”為先進標志。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潛力越大,市場前景越好,持續發展的能力越強。
運營能力反映企業總資產及其各個組成要素對企業經營目標所產生的作用程度,實質是周轉能力,取決于資產周轉速度、資產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主要衡量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這五項指標在一般情況下,都是越高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高、存貨周轉率高、流動資產周轉率高、固定資產周轉率高和總資產周轉率高“五高”表明資產周轉速度快,效率高,企業運營能力強。
償債能力即還債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分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這三項指標均以適度為原則為標準。雖然總體上說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但并不是越高越好,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使用效率越低。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以不小于2為適度,速動比率以保持在1為適度,現金比率以0.2以上為適度。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的適度指標,反映企業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之間的相對平衡狀態,反映企業運營發展的安全性和科學化水平。長期償債能力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資本負債率(產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已獲利息倍數),它們也以適度為好。資產負債率以0.5比較合適,產權比率的公認標準值為1,利息保障倍數至少應大于1,以3為比較適當。資產負債率、資本負債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的適度指標,反映財務風險和投資回報之間相對適中的狀態,是債權人權益保障的相對理性的指標。
以上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發展能力、運營能力和償債能力的分析指標普適于所有企業。而股票獲利水平則是上市企業關鍵性、特殊性指標,也是上市企業財務分析指標的核心,反映上市企業的投資回報能力。上市企業對其需要格外重視分析、研究和運用。一是每股收益,它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最重要的財務分析指標,反映了普通股的獲利水平。一般來講每股收益高低反映股價漲跌,反映股市行情和走勢。二是每股凈資產,它是每股賬面價值或每股權益,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是對公司資產質量的評價,是支撐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基礎。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企業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御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三是市盈率,它是普通股每股市價為每股收益的倍數,反映投資人對每一元凈利潤所愿意支付的價格,是市場對上市企業的共同期望指標,可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報酬和風險。在每股收益確定的情況下,市價越高,市盈率越高,風險越大。但高市盈率也說明股市受到市場熱捧,上市企業能獲得社會信賴,具有良好前景。過高或過低都是股市分析研判的基本依據。四是股利支付率,它指凈收入中股利所占的比重,反映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支付股利的能力,也是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主要依據。因為現金股利分配有很強的信息含量,是財務狀況是否良好的“晴雨表”,所以這項指標越來越受到股民重視。
股票獲利水平的高低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反映股票獲利水平的以上四項基本指標,集中到一點,核心是企業利潤。利潤高,每股收益就高,每股凈資產就大,市盈率就合理,投資風險就小,投資回報就高而穩定,這是股票投資者希望的狀況,也是上市企業經營者的追求目標。所以一定意義上講“利潤至上”代表了控股股東、流通股東和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共同利益。
否則,若上市公司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每股凈資產低于股票面值,國家規定實施“SpecialTreatment”,即特別處理(ST)制度;若上市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ST就變為*ST,提出退市預警。ST類股票想要摘掉*ST帽子必須改變連續虧損現狀,在硬指標上必須是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指標同時為正值,而且主營業務正常,才有提出摘帽的資格。這種硬性規定是對上市企業的剛性約束,上市企業一開始就要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