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密跟蹤經營環節,推行“大成本”戰略
資金管理是財務管理的中心。在集團的財務活動中,資金是一項被高度重視的高流動性的資產。加強企業的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效益,是保障企業競爭力、確保企業長遠穩健發展最有力的王牌。結合自身情況我們提出了打造“大資金”平臺的想法。
(一)集團資金集中,統籌資金預算。
為提高集團對資金的調控能力和資金使用效益,運用現代網絡技術、理財手段對集團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最大限度發揮集團協同效率、降低資金成本,已成為大多數集團企業的共識。我們充分利用武鋼財務公司平臺,集中管理各單位資金賬戶,要求下屬各單位在武鋼財務公司開戶,大額資金支付必須通過該賬戶支付,每一筆資金流向都做到可控和可復查。這樣既有利于公司對各單位資金的集中調控,充分發揮資金集中的效能,控制風險,又可以滿足各單位實際需要。通過資金集中管理,使集團公司大大提高了公司資金結算、統計、監督工作的效率,增強了對管理控制的有效性。統籌資金預算,合理安排資金使用,將年度資金預算和月度資金滾動預算相結合。通過動態的現金流量預算和資金收支計劃實現對資金的準確調度;通過對資金的計劃管理,確保資金的使用與企業的戰略規劃有效的協調統一。
集團公司通過資金集中管理,集中所屬單位的資金,可以發揮資金規模優勢,提高與銀行談判的籌碼,降低資金結算費率和借款利率;通過資金的集中,減少外部貸款需求和相應的利息支出;通過銀行、商業承兌匯票、信用證、保理、票據質押、內保外貸、增資擴股、整體上市、發行各類債券等手段,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快資金周轉,降低集團整體資金成本。
(三)共享優勢資源,降低資金鏈整體成本。
一個典型的完整供應鏈,一般包括原材料采購、中間品、制成品、銷售網絡和最終用戶五個環節,涉及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等不同主體。
一旦供應鏈的某個環節出現資金緊張,就會導致整個供應鏈失衡。為降低公司成本,建議積極向上游延伸,利用自身信用優勢,幫助合作伙伴一起降低成本,通過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來降低自己的成本。
礦業公司多年的誠信經營獲得了高信用等級,培育了一大批優勢金融資源,針對上游供應商大多企業規模小、經營時期短、信用評級不高的特點,一方面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為扶持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篩選票面金額較小、出票人為中小企業的銀行承兌匯票,多渠道尋找低成本銀行資源,爭取最低貼現利率;一方面將取得的商業承兌匯票質押銀行,爭取到了比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手續費更低的利率,辦理提前獲取資金的國內保理業務;另一方面在原采購合同的基礎上簽定補充協議,采購付款模式變更為現款方式,幫助供應商降低其貼現成本,同時按大于貼現利息的金額調整降低采購價格,形成財務費用與生產成本的置換,最終降低采購成本,實現雙贏。這一過程的推進并非易事,但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已經略見成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