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內控會計制度有效性的對策
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行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是我國企業改革的方向。現代企業制度中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層這種規范的法人治理機構為內部控制的建立、職責分工與制約提供了基本的組織框架,但內部控制的運作還必須在這一組織框架下設立滿足企業內部管理需要的職能機構,明確其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嚴格劃分各職能機構的責任權限,遵循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對經濟活動的授權、簽發、核準、執行和記錄每一步均由相對獨立的人員或部門實施,從而保證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
也從根本上杜絕高層管理人員集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于一身現象的發生。事實上我國一些企業負責人在資金調撥、資產處理、對外投資方面出現重大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疊任職,主要體現在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一人,董事會和總經理班子人員重疊任職,權力無約束,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因此,完善內部控制首先要在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方面做到董事長與總經理分設,避免人員重疊。
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規章制度,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及其以下各基層管理和業務經管部門及人員的內控權限、職責義務范圍、履行方法及其獎懲內容、辦法等各項內容都應以科學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尤其是各部門及經辦人員的內控目標及具體內容應具體詳盡、科學合理。及時準確地查錯防弊,應由財會部門協助企業管理當局制定相應的授權批準程序、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必需分離。
相關機構及人員應當相互制約、加強款項收付的稽核等相關的規章制度,各資金使用部門應嚴格遵守授權與批準程序及權限范圍的規定,會計部門及人員應嚴格履行審查監督職責。同時,重塑內部審計控制程序。少企業的內審部門或只注重對會計資料的審計,或只根據紀檢部門的工作安排,把精力放在案件的偵查或審計上,沒能把內審的工作置于內部控制系統中,影響了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作用的發揮。
目前,我國企業中一些會計人員文化水平、學歷層次較低,也有一些會計人員雖有一定核算業務水平,但長期忽視學習新業務和新的會計法規,對一些新出臺的會計制度不了解,致使單位會計工作水平低下。所以當務之急是對現有的會計人員實行考核上崗,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崗,并切實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同時,加強對會計人員后續教育,要特別重視對那些業務能力差的會計人員進行基礎業務培訓,使他們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提高工作能力,減少會計業務處理的技術錯誤。同時增強職業道德。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的建立,就是要求會計人員能夠依據一定的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自覺自愿地遵守各項會計政策和法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