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追蹤能耗源頭(二)
在擁有“碳足跡”這一有利且精準的數據儲備庫后,產品的低碳之旅才剛剛開始,針對紡織品而言,也有自成一套的降碳體系。
有專家指出,從紡織品的生命周期來看,可分別從以下五個方面減少產品“碳足跡”。首先,開發低碳材質,改良各種化學染料,研發可回收再利用的纖維,將纖維生產,染色等環節對環境的損害降到最低;在生產技術的改進方面,透過工藝改退與簡化,機械改造,熱能回收及紡織廢水回用系統等各種方式來提高能源效率和減少污染來降低排放;在制造過程中,使用低排放能源,以及開發可再生能源,用以改變以往采用燃煤,蒸氣加熱的方式;采取海路運送,替代空運環節,并且使用簡易包裝方式取代繁復的包裝,避免浪費;最后,適當的降低清洗過程中的水溫,也能相應的減少"碳足跡"。
消費者主導“知碳權”
消費者對“低碳消費”認同度的提升,正成為除條令法規外各大紡織品服裝生存商和品牌商開始考慮環保因素的策動力。最新的調查顯示,半數以上的(54%)英國顧客明確表示,希望使用有低碳標識的產品,而去年這一數字為35%。為了順應這種變化,終端零售商們先人一步將“低碳”的繡球拋了出來。
身為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的樂購(TESCO)將實行為期兩年的環保計劃,陸續為該店20種自產商品貼上“碳足跡”標簽,購買這些商品的消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商品從開始加工到擺上售貨架這一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消費者進入TESCO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環保理念,查看商品“碳足跡”標簽,采取綠色購物行為。“我們當前的目標是給在英國的總數在500種以上的產品貼上碳足跡標識。”英國TESCO中國公司董事、副總裁莊南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TESCO的碳足跡標簽可告訴顧客該件商品的碳排放足跡,并提供給顧客使用及處置過程中如何降低排放的提示。”
即使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歐美國家不會真正出臺硬性的“碳標簽”政策來限制進口的“中國制造”,越來越多的國外采購商卻早已悄然開始選擇起了能證明所制造的產品是符合環保生產標準的供貨商。而隨著類似于TESCO對產品碳排放實行明碼標價趨勢的蔓延,消費者享有的“知碳權”,很有可能成為歐美采購商封殺“高碳”產品的又一利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