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棉后市調整空間有限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鄭棉階段性調整在所難免,但商品市場流動性充裕和美元貶值,CRB指數仍有走高動能,而國內棉花市場在明年1月份之前供求緊張局面難以有效緩解,因此后市棉花調整空間有限。
期貨日報10月21日消息,受加息利空出臺影響,10月20日鄭棉早盤大幅低開,但之后又大幅走高,盤中創出上市以來新高,遠期合約沒有同步大漲。我們認為棉花期貨經歷前期連續大幅上漲后,主力多頭獲利回吐意愿增強,階段性調整在所難免,但考慮到商品市場流動性充裕和美元貶值,CRB指數仍有走高動能,而國內棉花市場在明年1月份之前供求緊張局面難以有效緩解,因此后市棉花調整空間有限。
國際市場量化寬松政策依舊,國內加息短期利空長期利多。
美元持續貶值導致資源類商品價值重估,棉花作為近年來沒有大幅上漲的品種,在全球庫存消費比處在17年來新低以及今年主要消費國棉花大幅減產的雙重利好下,得到投機資金青睞,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ICE棉花漲幅超過30%,今年累計上漲超過60%。盡管近兩個交易日沖高回落,但我們認為只要貨幣泛濫的狀態不改變,美元仍將創出新低,而大宗商品市場仍將維持強勢,棉花期貨價格也將易漲難跌。
19日央行意外宣布加息,為近三年來首次。我們認為央行加息不僅意味著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有效控制CPI而選擇收緊流動性,而且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利率市場化來緩解國際迫使我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當然,人民幣加息而國際市場維持利率在低位,會促使一部分境外資金流入套利。因此,我們認為本次加息對商品市場短期利空而長期利多,前期漲幅過大品種借此展開技術性調整后,基本面向好的棉花、油脂、谷物市場仍以振蕩上漲為主。
消費增速不減,但高棉價抑制市場采購和需求。
1.受到不利天氣影響,新棉大量減產,新棉收購價格高企,高等級棉供求緊張局面短期難以緩解
今年籽棉上市期間,我國內地棉主產區黃河流域冀、魯、豫地區,受到持續陰雨天氣影響,加上今年春播延遲近一個月,本榨季棉花質量、產量均受到不利影響,預估今年我國棉花產量大致在664萬噸,基本與去年持平。
從收購價格看,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籽棉價格已突破11元/公斤大關,按照平均38衣分、水分在15以內,棉粕1700元/噸計算,軋花企業加工成本在23500以上。實際上,很多地區收購的籽棉只能加工成四級以下的花,而正常水分都在18左右。大部分企業隨收隨賣,不敢加工囤貨。新棉收購和加工成本的提高,讓現貨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由于新棉質量等級普遍在四級以下,對于紡織企業來說,自由庫存加上國家拋儲,高等級棉花僅能滿足消費企業到11月底。而這時,大量進口的美棉和印度棉難以入市,因此階段性供求緊張局勢會延續。國內棉花現貨市場和期貨近期合約仍將保持強勢或者創出新高。
2.全球消費轉暖,中國消費旺盛,大量進口拉動國際棉價大漲
全球經濟持續復蘇推動棉花消費增長,而我國棉花消費今年預計超過1050萬噸,由于連續兩年減產,國內不得不大量從國際市場進口。2010年我國共發放進口配額總量達356.2萬噸,而2010/2011年度棉花進口量預計為280萬噸。即使這樣,根據本月USDA公布的報告,我國2010/2011年度期末庫存相應調整為214.2萬噸,庫存消費比降至21.0%。
受此影響,國際市場ICE棉花價格有效突破100美分/磅大關,第一目標將挑戰120美分。美棉因為中國大量進口不斷走牛,從而帶動國內期現貨市場走高,而走高的中國棉花市場又成為國際投機資金炒作“中國需求”的題材,進一步推高了國際期貨棉花價格,也直接導致我國棉花進口成本提高。
3.紡織行業景氣度轉好,我國紗產量增長喜人,但高棉價抑制紡織企業需求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9月份我國紡紗產量243.8萬噸,同比增長29.8萬噸,增長13.9%;2010年1――9月份,我國紗產量累計為1997.5萬噸,同比增長277萬噸,增長為16.1%。
由于近期棉花價格大幅上漲,而紗價漲幅相對較小,紡織廠(棉紡廠)目前采購壓力較大。據了解布廠已開始出現限產、停產、悔單現象,高棉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的有效需求。
國家加大棉花市場調控,技術上形成階段性高點。
1.今年農發行的貸款政策有利于抑制投機性搶收籽棉
由于大量涉棉收購加工企業需要從農發行貸款,而農發行為了控制風險,會根據某一期間棉花價格指數測算,敲定標準棉貸款風險控制線。根據前段時間測算大致為18200元/噸(910元/擔),折合籽棉收購價格為8.7元/公斤。這一指導價大幅低于當前市場至少11元/公斤的實際收購價。因此,很多企業按照指導價根本不可能收得到棉花。因此,在棉花價格過分上漲的背景下,這些貸款資金不能全部入市,客觀上可以抑制瘋漲的棉價,減少投機性炒作籽棉。
2.面對CPI高企以及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家加大調控力度
由于市場預計9月份CPI將達到4%左右,今年8月份以來農產品大幅上漲令市場的通貨膨脹預期增強,而我國經濟下半年增速放緩壓力加大,因此,國家加大了對農副產品的調控力度,像在油脂市場上,近期拋儲30萬噸菜籽油。我們認為如果棉花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國家還將出臺更多調控政策,比如進一步增加國儲棉拍賣數量以及加大進口配額。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棉花后市仍將呈現易漲難跌局面,主力合約CF1105將在22600―25000區域波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