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地區紡織企業奇招應對市場風波
自9月以來,受市場供求失衡、國際棉價上漲、部分產區不利氣候和市場投機炒作等因素影響,國內棉價快速上漲。至11月初,棉花價格從每噸18000元暴漲至3萬多元,漲幅約70%。作為我國紡織重鎮的長三角地區,紡織企業經營出現波動。
記者近日在紡織企業紛紛祭出奇招加以應對,以維持正常的經營局面。
改變生產計劃應急
紹興是我國紡織業集聚的城市之一。對紡織業來說,棉花是最基礎的原材料,尤其在內衣、家用紡織品等領域,棉纖維幾乎占了產品成本的60%至70%。據浙江賢盛輕紡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勇介紹,由于前期棉價上漲太快,紹興的針織廠開機率只有三成左右,紡織廠開機率只有三成左右。很多工廠靠以前的庫存原料過日子,原料用得差不多了就停產。
不過賢盛輕紡公司的開機率有八成以上。呂勇說,主要靠兩個手段:一是提高產品價格。如最常規的棉彈力針織品之前一直穩定在每公斤5美元,現在報價7美元以上;二是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主要做小批量高檔次的產品。以前一個車間做3-5種產品,現在要做20多種。
“紡織行業的出路就在小批量、高檔次、深加工。”呂勇說,現在企業的訂單多了,利潤反而比去年要好。
記者在長三角地區調研時發現,除了政府、行業主管部門采取措施維護棉花市場秩序、抑制棉價非理性上漲外,各地紡織企業也在積極調整生產計劃應對漲價帶來的不利影響。
做短訂單掌握主動權
蘭溪市是浙江的棉紡制造老工業基地。蘭溪市眾相宜毛巾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銀堂形容自己現在是在“死撐”,因為企業生產的毛巾主要供給沃爾瑪、樂購等超市,當初訂單是“一年一訂”,棉價的暴漲已讓企業陷入全面虧損。
“去年訂單越是多,今年越是虧。現在只有熬,熬到訂單結束。”胡銀堂說,面對波動日益頻繁的原材料價格,以后要縮短訂單時間,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
但在蘭溪最大的棉紡企業––浙江立馬云山紡織有限公司,記者卻看到了另一番情景,車間機聲隆隆,工人忙碌不停,生產線幾乎開滿。公司董事長章樹根告訴記者,在棉花價格暴漲的時候,企業如果踏準節奏,也可以有好行情。
據介紹,棉花價格上漲后,立馬云山紡織有限公司立即改變原來的長訂單方式,用短訂單來避免價格波動影響。“現在是10天一訂,一旦訂單下來,就一口氣買下10天的面紗用量,鎖定成本。”章樹根說,國外采購商十分了解全球棉花行情,能接受棉價漲產品報價也漲的現實,現在立馬云山的效益反倒比去年增長了70%以上。{page_break}
充實庫存、拉伸產業鏈
“雖然這幾天棉花價格有所回落,但之前棉價幾乎兩三天一漲的情況以及棉農的惜售心理確實讓我們的經營面臨較大考驗。”上海捷隆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談國培說,“我們只能儲備足夠的現金,根據客戶的訂單采購,并告知客戶產品價格需要隨行就市。”
上海捷隆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銷售睡衣和家居產品為主的港資企業,產品主要出口美國市場。談國培說:“最近公司在做貿易時連續遭遇新情況,如公司向一些布料企業下訂單,合同也簽了,預付款也付了,但到了交貨期卻無法拿到合同規定的足額貨品。而對方的解釋是原材料價格上漲,要得到足夠的貨品需要加價。”
談國培對記者說,棉價大幅波動對企業的影響顯而易見。當棉價不斷上漲時,棉農惜售,企業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足夠的貨源,如果不能保證穩定的貨源供應,則企業的生產和銷售都會受影響;反之,當棉價下跌時,棉農也不愿意低價出售,會等待比較好的出售時機,而公司客戶會因為棉價下跌要求公司給予一定的折扣。所以,左右為難的公司也只好自己想辦法保證貨源。
“目前我們已經在河南購置了450畝地,用于開辦年產量達30萬錠的棉紗廠,項目工程分為三期,其中一期10萬錠。同時還會在其周邊開設一個印染廠,這樣一來公司就可以保證提供棉紗-坯布-染色-加工-服裝-銷售一條龍服務。”談國培說。
期待原料價格穩定
蘭溪市分管工業的副市長陸獻龍告訴記者,棉花漲價對蘭溪棉紡企業影響不小,但是上下游企業境遇不同:對白坯布企業影響少,對家紡毛巾企業等生產終端企業影響大;對內銷企業影響小,對出口企業影響大。
“去年棉花進價便宜,不少生產鏈中端的棉紡、白坯布企業有不少庫存,光靠吃庫存就能賺不少錢。”陸獻龍說,“但據我了解,不管是棉紡企業還是棉花收購商,他們不怕漲價,而是怕暴漲暴跌、大起大落。”
近一段時間,收購企業老板唐桂榮心里忐忑不安,他從棉農處收購的棉花價格為每噸26000元以上,但是生產企業只愿出24000元購買。所以唐桂榮還囤著價值500萬元的棉花沒有出售。“我就賭后市棉價還會漲。”
記者了解到,目前棉農普遍存有惜售心理,今年唐桂榮收購的棉花不足去年的五分之一。
章樹根認為,今年外貿形勢好得出乎意料,對棉紡企業來說幾乎可以說是“10年一遇”,但是暴漲的棉價總讓人感覺如芒刺在背。“目前這種短訂單的方式對企業的生產計劃肯定有影響,而且一次性購買棉紗占用流動資金很大,一旦棉價發生暴漲暴跌,資金鏈很可能承受不住”。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11月16日上午發布簡報稱,受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近期普遍下跌,預計近期將延續國內外棉市炒作降溫行情,理性回歸氛圍有望增強,國內棉價或將繼續回調整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