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工業絲微利時代來臨
有人說,經過近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滌綸工業絲行業即將進入微利時代,這個結論并不是沒有道理。上世紀80年代,我國滌綸工業絲行業產能從幾千噸,發展到2010年的106.5萬噸。
這樣的增長速度一方面滿足了日益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卻也帶來了企業利潤的萎縮。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企業對產能的快速增長,對需求擴大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日益萎縮的贏利空間都表示出憂慮。
快速發展利潤空間縮小
我國的滌綸工業絲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歷了起步、發展、調整、跨越等階段,產能從80年代的幾千噸,發展到2010年的106.5萬噸。我國滌綸工業絲的快速擴張,推動了世界滌綸工業絲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我國的滌綸工業絲已經占世界總產能的50%以上份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滌綸工業絲的主要生產基地,進而推動了技術創新并擴展了滌綸工業絲的應用領域。
浙江古纖道新材料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建輝分析說,雖然發展勢頭很猛,但是也應該看到國內聚酯行業經過近年來的快速擴張,其產品的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殆盡。近年來,滌綸民用絲行業的市場主體受到滌綸工業絲相對高的利潤的“誘惑”,開始紛紛進入滌綸工業絲市場,改變了原有的市場格局,使得滌綸工業絲的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利潤空間不斷縮小。回顧2010年,滌綸工業絲行業雖然總體運行良好,產銷也基本平衡,在經濟危機中經受了考驗,也驗證了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但是與化纖其他行業的表現相比,滌綸工業絲行業還有一定差距。
此外,一些缺乏技術、市場和產品開發方面經驗不足的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不惜采取低價傾銷的手段去獲得市場份額。不合理的價格競爭、市場的不規范、執行標準的不統一等現象影響了市場運行,降低了下游采購商的購買意愿。
王建輝分析,目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各國經濟的萎靡不振,將大大加快滌綸工業絲行業洗牌的速度,具有合理產品結構的企業將得以生存。滌綸工業絲行業雖然面臨復雜的環境因素,但產能擴張步伐并未停滯,滌綸工業絲行業正在快步進入“微利時代”。
巨大商機產業用領域需求廣
中國化纖工業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聚酯產能已經達到2800萬噸,不斷擴大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對纖維的需求也不斷擴大,2010年達到750萬噸以上。滌綸工業絲作為產業用紡織品的原料之一,已在建筑、汽車運輸、廣告、海洋、設備吊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社會的發展和建設提供了優質的骨架材料。可以說,迅速發展的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為滌綸工業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進軍產業用領域無疑是滌綸工業絲行業走出“微利時代”的一個重要選擇。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告訴記者,產業用紡織品是指區別于一般服裝用、家用紡織品,經專門設計的、具有工程結構特點和特定應用領域的紡織品,其發展水平是衡量國家紡織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21世紀以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進入了快速成長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技術進步成效明顯,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促進了相關行業的發展,逐步成為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李陵申指出,“十二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機遇與挑戰并存,行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已經初步確定。
首先,纖維加工總量將穩步增長。到2015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將達到1380萬噸左右,年均增長超過10%,高性能纖維用量達到10萬噸,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占紡織行業纖維加工總量的比重將提高到25%左右。
其次,自主創新能力增強。高強輕質自清潔膜結構材料、抗老化篷蓋材料、碳纖維骨架材料以及生物醫用紡織品等重點產品將實現技術突破,形成一批省部級以上技術成果。
第三,骨干企業實力將大幅提高。
第四,節能減排將重點加強。
李陵申表示,產業用紡織品的廣闊前景無疑為滌綸工業絲行業發展帶來商機,他建議滌綸工業絲企業要細分市場,對某一領域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生產的產業用纖維尤其要保證技術的專業性和使用的穩定性。
技術創新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滌綸工業絲行業、企業要實現自身的發展必須在自身上求突破。王建輝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對此有著自己的思考。{page_break}
王建輝認為,技術創新是滌綸工業絲行業發展的根本。通過技術改造促進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的應用,淘汰和改造落后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產品檔次和清潔生產水平。在微利時代,生產規模和生產成本控制了產品的利潤區間,正確識別和控制生產中的變動費用是個法寶。
同時,要加強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比如:新型聚酯熔體液相增黏的生產技術使得高黏度聚酯熔體適合熔體直接紡絲。采用這種技術,可以顯著降低能源消耗,符合國家的節能降耗低碳生產的政策。新技術的應用,增加了滌綸工業絲的功能,使得產品應用領域更加廣泛。
除此之外,王建輝還補充道,滌綸工業絲行業在整個產業鏈中,屬于中段,易受上下游的影響。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是企業提高抗風險能力的有效途徑,或是自我發展,或是上下游聯合、合作,加快推動國內滌綸工業絲下游行業的發展是消化新增產能的重要手段。
科學管理是行業發展的靈魂。利用現代管理工具管理生產過程,按標準化格局管理生產,提高產品品質和質檢的穩定性。一方面,要有效地運行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HSE安全環保管理體系,ISO TS/16949零部件加工管理體系,推行5S管理體系和標準化管理,使生產活動處于受控狀態。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的配置和整合,滿足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需求,是行業創新的必要條件。如何將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是一個質的飛躍,更是發展的需要。
此外,要緊跟國家政策,開發高端領域,引導提升市場消費水平,在技術上超越世界水平,改進營銷模式,占領市場先機。還要加強各行業的溝通,擴大內需,增加滌綸工業絲的運用范圍,有效提高行業的整體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