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產業鏈安全不容忽視
童裝的安全問題在我國一直未被充分重視,80后父母的童裝安全意識更加淡薄。為了給兒童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8月4日,“關注童裝安全行動”在北京啟動,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兒童社會救助工作委員會、中國網絡童裝品牌綠盒子共同呼吁關注童裝安全。
童裝產業鏈安全不容忽視
一份來自上海家庭消費研究所的調查顯示,68%的80后父母為孩子選購童裝時最關注“款式是否新穎時尚”,90%的80后父母對于童裝安全問題“不知道”、“沒意識到”。
在我國,家長們比較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鮮有人去關注童裝的安全問題。如今家長給孩子買衣服,注意力都集中在問價格、看牌子、挑款式、認材料、選大小上,不太會看服裝上的標識內容,甚至根本不知道標識上應該標注什么內容。更不會去關注童裝紐扣是否易被孩子誤吞等童裝安全問題。而童裝上的這些細節問題很可能為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謝青說:“童裝安全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根據今年的檢測結果,廣東省的童裝合格率一直較低。之所以成為老大難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是因為童裝安全不僅僅是童裝生產企業的問題,更是面料、印染等企業的問題,整個產業鏈都需要進行有力的監管和深刻的反思。”
關于童裝產業鏈的安全問題,謝青做了進一步解釋。比如說在童裝T恤上印制一些圖案,童裝企業制作好童裝之后,要拿到印染廠去印染,如果印染廠使用的偶氮染料不合格,就會造成最終成品童裝的偶氮超標。因此要控制童裝的質量問題,必須對每一個合作企業、每一個加工環節進行檢測。只有關注整個產業鏈的安全,才能真正做出安全童裝。
綠盒子率先承諾童裝安全
中國網絡童裝品牌綠盒子總裁吳芳芳表示,目前童裝安全存在比較突出的兩大隱患。一是童裝面料上所含的化學物質,比如偶氮、甲醛等,這些都是致癌物,部分甲醛可以用水洗掉,但是偶氮在幾年內都洗不掉,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隱性的。二是童裝生產工藝上國內比較容易忽略的針檢技術––檢測斷針問題,它對孩子的影響是顯性的。
為此,綠盒子率先向社會承諾童裝安全。為了這個承諾,綠盒子迄今為止在“童裝安全”項目中投入了500多萬元。不僅是送檢衣服檢測費用大幅增加,一聽說綠盒子童裝全面送檢,面料等供應商及合作工廠紛紛漲價。綠盒子對面料與成衣均進行送檢,并指定了3家權威檢測機構:國家生態紡織品質量檢測中心、廣東省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
檢測內容包含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多達十幾個類別。
吳芳芳說:“我們敢于向社會公開承諾童裝質量安全,既來自于我們綠盒子企業的責任心,更來自于綠盒子公司的‘全程安全運營模式’”。綠盒子公司的“全程安全運營模式”貫穿了童裝設計、生產、流通和銷售等全部環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