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日漸成為服裝品牌尋求利潤增長的新方式
對很多人來說,這一年最流行的詞是“穿越”。火了的不只是千篇一律缺乏想象力的電視劇,還有網絡小說。那天看到一句話,也跟穿越有關,只不過說的是兩個國家的影視:一個是美國,老是拍穿越到未來的;一個是中國,總拍穿越到以前的,結尾的話是,一個不知道未來,一個不知道過去。而這句話在中國今天市場中的解釋,卻是外來的服裝品牌在用他們的未來解讀我們的過去,我們的品牌卻無法用自己的過去塑造真實的未來。
這一年還有個詞很流行,叫hold住。到年底這詞和謝依霖與《大學生了沒》沒了什么關系。也許它的釋義“堅持做下去……”更能贏得大眾的理解和贊同。面對人民幣升值、歐債危機影響、融資信貸艱難、原材料價格攀升、勞動力成本上漲、電商蓬勃發展、商業渠道門檻依然、國際同行大舉進攻等產業內外壓力,國內的服裝企業和品牌們hold得很艱難。一些人開始在自問,今年過完,明年還能hold住么?雖然大家都知道,產業轉型升級都是會有一部分犧牲、一部分奮進,但誰也不想倒下。
天涯社區年底的盤點帖子顯示,2011年最流行的詞叫做“傷不起”,與之相配的是咆哮體。中國服裝企業發展30年后,發現與資本結合后的發展速度是自己從未想過也從未擁有的,于是上市成了熱潮,而包括淑女屋等在內的服裝企業IPO(首發)接連被否,令過熱的頭腦開始冷靜。與大企業上市相對,突發的溫州中小企業信貸危機,令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所面臨的種種現實問題和困境走到前臺,并引發了國家高層的強烈關注,很多人愿意相信此次風波將會倒逼金融改革和創新,但很多人還是傷不起。
賣萌是一個不能不說的流行詞,或許可以直白地將它解釋為裝嫩。隨著國外品牌ZARA、H&M、在中國市場的成功和國內中高端市場的競爭愈發白熱化,快時尚成為國內諸多品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的方式。一味追求與潮流同步、新品到店速度、櫥窗陳列變換頻率,全然不顧支撐起“快”的信息、設計、生產、物流、人員、服務、質量等要素。走了多少彎路且不說,將品牌定位全降到與快時尚相應的年輕化,不是對誰都適合的。賣萌也要萌到點上。
冷不丁被陌生人叫做“親”,還真是出了身冷汗,后來發現到處都在“親”來“親”去。來自電商世界的一個字,改變了傳統營銷模式中職業化的“您好”、“歡迎光臨”之類的問候。網絡上店主、客服基于會帶來嚴重后果的對誠信的追捧和對顧客的親密態度,與線下諸多品牌花大錢做噱頭推廣告樹形象,卻在終端店面服務得罪顧客的行為,成了突出的對比。有人預測,線下終端營銷模式的變革將從線上開始。當然會很復雜,一如淘寶商城和各購物中心的招商政策一樣,親,你懂的。
還有很多詞流行,還有很多事情發生,有木有?2011年,這個因變局而令人難忘的時間終將要過去。不論有多少好的壞的事情經歷,12月31日午夜過后,2012年的朝陽照常升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