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特色的奢侈品消費觀念
奢侈品消費對于國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記者就此采訪了一位曾經的奢侈品消費者娜娜,娜娜在服裝行業多年對服裝類消費品的了解很深刻。對于家境殷實的娜娜而言,購買奢侈品并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奢侈品消費對于娜娜而言在不同階段卻有著不同理解。她談到:“我以前是會買奢侈品的,購買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奢侈品牌的產品品質感好,公眾認可度高,符合我的階段性需求。但現在我不買了,因為在服裝行業這么多年對于服裝的了解越來越深刻,感覺奢侈品超越商品屬性太多。”
娜娜談到,在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會對奢侈品有一個比較崇拜的階段,現在很多奢侈品消費者也會有這種現象,因此很多消費者對奢侈品消費比較熱衷,完全超越了理性,這也體現了一種價值觀。“現在中國奢侈品消費似乎成為了一種全民的消費意愿,很多工薪階層會積攢很長時間的錢去買奢侈品,這種現象在年輕人中尤為突出,這無疑是中國消費者不成熟的一種表現。在國外,奢侈品是有相對固定的用戶群體的,但一定不是全民。國外消費者也認為奢侈品是高高在上的,但是他們不追高,因為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page_break}
娜娜還談到,國外消費成熟還表現在,消費者消費不求最好,只求獨特,認為保護自己的獨特是最重要的。這一點國內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在國內消費,消費者還會認為一定要都用最好的,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隨著中國經濟的較快發展、國人購買力的提升,奢侈品消費也將獲得一定的發展。對于奢侈品消費,需要引導理念,通過炫富來證明自尊,只能說明內在價值的缺乏。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陷入對物質特別是奢侈品的極度崇拜,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會產生誤導和扭曲。
采訪中,在服裝行業多年的商品企劃專家熊怡這樣說:“我覺得目前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的態度是沖動的,不成熟的。看看微薄上炫富的郭美美,以及干爹門楊紫潞和安子熙這些年輕女孩之所以會引起軒然大波,都是奢侈品在她們頭腦里引起的超常反映,他們覺得奢侈品代表的是身份,地位,而忽視了奢侈品本來的品位。再看看那么多買假貨和A貨的朋友們,追求的也是在混淆了視聽后的虛榮。”
對此持相似觀點的還有服裝買手專家在國外工作學習多年的姚曉云,她認為:“中國的很多消費者買奢侈品,是想借奢侈品的商標標榜自己的身份或者財富地位,至少會有半數以上的奢侈品購買者存在著這樣的‘攀富’心態,而并不是純粹因為認可奢侈品品牌的文化理念或者品質做工。奢侈品在中國還有一種特別的現象,就是作為禮品消費,這也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