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紡織服裝業集群發展提質增效
由省政府主辦的第十五屆江蘇國際服裝節13日-15日在南京舉行,產業轉型的新亮點、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備受關注。
頻頻“變臉”,傳遞創新原動力
“波司登‘變臉’了!”參觀者驚訝波司登的變化——前14屆服裝節主打羽絨服,今年卻主推男裝。“波司登正在向四季化、國際化方向發展,男裝是重點拓展的新領域。”波司登男裝總經理高曉東介紹。
同樣在男裝領域耕耘,但澳洋世家服裝是從上游的面料紡織延伸而來。“生產原材料的利潤只有8%左右,成本管控不到位還會擠壓利潤,這倒逼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公司總經理蔡建新說。短短1年半已在省內開店45家,單店銷售增幅達20%。
家紡領域也在“變臉”。“產品還是床單被套和枕套,但‘內容’變了。”夢蘭集團董事長錢月寶拿著新產品介紹,這款的面料采用麻、棉、絲科學配比而成,兼具麻的透氣性、棉的舒適性、絲的柔韌性。目前,夢蘭的中高端產品占比超過70%,其中婚慶系列產品市場占有率領跑全國,公司利潤水平遠高于行業平均。
集群發展,質量效益擺首位
產業集群成為本屆服裝節的又一亮點。
服裝節期間,省經信委、省紡織工業協會新認定了6個省級紡織產業集群,其中沭陽縣的包覆紗產業基地特色尤為明顯,短短7年產業鏈規模就超過100億元,貢獻了全縣20%的工業利稅。“包覆紗屬于新型紡織面料,適用于高檔針織服裝。通過引進和培育,我們集聚了110家企業,涵蓋從紡織、加彈、織布及襪子、成衣的完整產業鏈。”沭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鑄介紹,目前沭陽的包覆紗產能占全國產能的20%,都是先進產能。
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坦言,江蘇紡織服裝業規模全國第一,能否順利轉型并保持領跑優勢,提升產業集聚區的質量和效益是核心。下一步將評價考核集聚區,分行業樹立一批龍頭企業,同時培育一批撬動產業轉型的設計、策劃等生產性服務業機構。
模式創新,挖掘看不見的價值
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創新模式論壇是服裝節期間的重要研討活動,國內外專家學者聚焦我省新銳品牌阿仕頓的經營管理模式。
一個創立只有8年的品牌何以受關注?通過品牌運作、設計引領、生產外包、終端掌控的“四維一體”模式,阿仕頓掌握了“微笑曲線”的兩端,成功破解傳統服裝業的各種制約瓶頸,還拓展出一個強大的商業平臺,實現連鎖規模和品牌效益同步提升。目前,公司在全國已開設門店400多家。
“企業的創新活動分兩塊,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非技術創新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分析,技術創新只是創造了一個產品的價值,而商業模式創新是創造了整個市場的價值。根據國際比較認可的觀點,商業模式創新在企業創新活動中的分量占到2∕3,能挖掘到看不見的市場價值。
常熟市副市長朱亞輝透露,政府沒有給阿仕頓批過一塊土地,他們的辦公樓、倉儲基地都是租賃的,資產輕、機制活,經營運轉非常高效,效益指標也非常可觀。
目前,我省正以常熟為試點打造2.5產業園,讓紡織服裝企業把“微笑曲線”的兩端都集中到園區,加工生產環節圍繞園區布局,構建新的產業生態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