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棉企全部停收 棉區調整種植結構
截至3月24日,長江流域棉花企業基本已全部停收,目前多數軋花廠都有一定數量的棉花庫存,企業為盡快變現,“割肉”銷售者越來越多。3月24日,湖北武漢4128B級皮棉現貨銷售價格19200元/噸(毛重、提貨、帶票),2227B級價格17700元/噸,較3月20日下跌300元/噸。
湖北黃崗軋花廠反映,3月21日當地兩家油廠陸續停收,棉籽銷售隨之陷入困境。企業要把棉籽送到距當地100多公里的油廠銷售,若聯系油廠自提,最高出廠價僅1.22元/斤,較20日下跌0.04元/斤。
江蘇大豐、安徽池州等地軋花廠同樣反映當地油廠停收,棉籽銷售困難。部分軋花廠表示“只要現款交易,不計較價格下跌0.3-0.4元/斤”,“清庫”心理可見一斑。
“賣掉這最后的10多萬斤棉籽,就不干了。”湖北武漢某軋花廠負責人說,他們軋花廠已經賣給了當地一家棉業公司,廠房、機器等設施共計800萬元,這比當初的投資少了200多萬元。
據該負責人介紹,近期當地賣廠之風大起,400型企業的價格大多在700-1000萬元,少數規模較小企業在400-500萬元,購買者多數是綜合性棉業公司,或是這兩年經營較好的大廠。
也有少數企業打算赴新疆包廠收購,目前正與北疆、南疆部分軋花廠接洽,新疆軋花廠仍然堅持一年包廠費用最少300萬元,或者設定3000-4000噸最低收購數量,按800-1000元/噸提成。
部分企業認為,新疆包廠、租賃對方條件苛刻,一位軋花廠負責人說,去新疆“淘金”并非明智之舉,與其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湊熱鬧”,不如改做其它生意。
據悉,近日湖北省農業廳制定下發了《棉花產區種植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提出湖北省棉花產區按照“調減、穩定、改種、提質”的思路搞好棉花種植結構調整。
重點調減單產水平低于80公斤的低產、分散棉區,穩定單產90公斤以上的集中優勢主產棉區和畝效益2000元以上高產、穩產和高效棉區,這為棉農播種及產業長遠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