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 需促進P2P市場正規化
目前,P2P行業正處在快速發展期,市場并未達到飽和狀態。即使充斥著跑路、無監管、倒閉潮等種種負面事件,但P2P的成交量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國P2P成交量達818億元,逼近去年全年成交量。7月P2P成交總額更是達到了205.46億元,環比增長35%,首次突破200億元。
金融大佬們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空間,同時借助P2P這個互聯網平臺也能更加豐富自己的業務模式并推出更豐富的投資方式,無論是房貸、證券、基金、典當等多種新方案都已經在一些平臺進行實踐。
在翼龍貸CEO王思聰看來,銀行等金融企業進軍P2P對普通網貸平臺來說并不是沖擊,反而是個利好,這會讓更多大眾參與和關注P2P市場,有利于提高P2P網貸的社會關注度和認可度。
目前金融公司們做P2P還屬于玩票的性質,但有著雄厚實力的金融大佬為其背書,“跑路”可能性低這一點優勢已經讓眾多投資人青睞。
一位投資人稱,這些傳統金融公司的客戶動輒就是百萬級以上,如果想要跑路的話,也不會費事到再做一個P2P網站來黑那點錢,因為他們根本看不上眼,大客戶大多數都是百萬級以上,沒有職業操守的話,都是要按照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的規定流程來做。不回去追求那些短期的效益,出于戰略方面的考慮,跑馬圈地。
相關鏈接:
網站進行本息擔保,或是有強力擔保公司,這是目前市面上一些P2P平臺最愛強調的金字招牌。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投資人在銀行等傳統金融公司理財時,要簽訂的一張并不能承諾本息的風險告知書。
投資到底應該有人出來擔保嗎?如果壞賬太多,超過P2P平臺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圍,用戶當初獲得的擔保承諾也就變成了一句空話。
銀監會創新部主任王巖岫表示,P2P本身不應進行擔保,不得承諾貸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擔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
近期,陸金所官方多次釋放出信號,表示將逐步取消第三方擔保。陸金所副總經理戴修憲表示,采用個人信用評級的方式開展業務,并允許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自主選擇投資產品將成為其發展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