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轉型物流綜合服務商
眾所周知,對于整個快遞行業而言,如何打通最后的一公里,業界的觀點一致寄望在了社區的便利店上,而便利店行業的發展,也逐漸顯露出了“搶占社區”的勢頭,因此,快遞與便利店的合作,成了業界的共識。
此外,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去年業務量突破百億大關,我國快遞行業已走到新的路口,轉型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順豐的轉型一定程度上符合這樣的趨勢。
據了解,行業的這種轉型完全基于快遞企業自身強大的物流基因,依靠自身龐大的線下網絡資源以及海量客戶數據分析,孵化出全新帶有“物流”標簽的電商、金融和社區服務門店。而這些看似跨界的背后,除通過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強力整合與無縫對接,夯實物流根基之外,更蘊藏著巨量金礦,吸引各路資本競相爭逐。
記者了解到,李東起順豐商業CEO的任命和順豐金融CEO的到任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節點——今年春節前后。
也正是從順豐商業、順豐金融兩大內部事業群成立起,過去一直以“速運”形象被外界熟知的順豐集團,正悄然發生著一場公司內部架構的重大調整。
相關鏈接:
作為全球最大的傳媒巨頭,迪士尼集團的商業模式一直被業內所津津樂道。雖然以米老鼠等動漫卡通起家,但其生意來源早已衍生出五大業務板塊——“廣播電視傳媒”、“主題公園及度假村”、“電影電視娛樂”、“消費者產品”和“互動媒體”。
前述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迪士尼商店的衍生品銷售每年都是計入“消費者產品部”的營收板塊,這一業務讓迪士尼品牌延伸至零售業。
根據迪士尼的財報顯示,2014年迪士尼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為488.13億美元,其中“消費者產品”板塊營業總收入39.9億美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為8.17%,而這一數據較2013年“消費者產品”相關數據同比增長12.39%。在2014年的“消費者產品”板塊中,“特許授權+出版”與“零售+其他銷售”分別為25.4億美元和14.5億美元。
作為將迪士尼塑造的動漫品牌轉化為真金白銀的一道重要“工序”,氛圍營造被迪士尼商店視為成敗的關鍵,經過包括米奇和米妮、迪士尼公主、皮克斯、漫威等幾個主要的購物區,消費者似乎很難抵御住“消費沖動”的誘惑。
雖然迪士尼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正式進入中國,但此前迪士尼的消費品經營一直是以特許授權的形式在進行。直到如今第一家直營店落戶上海后,未來將如何處理直營店和代理店的關系也成為外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議題。
“雖然我們在全球擁有300家迪士尼直營商店,但是在中國除了上海以外,目前還沒有在其他城市擴張直營店的計劃。迪士尼希望試著先運營好這家店,然后再慢慢來計劃其他新店的開設。”前述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迪士尼對授權代理店的數量不會進行限制,因為直營店與授權店的商品99%都進行了區分錯位,因此不存在同業競爭的風險。”
從20世紀30年代迪士尼在中國放映了第一部動畫片,到如今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共有超過3000名員工,迪士尼在華的業務開展也幾乎復制了與美國一樣的商業模式。
據迪士尼方面介紹,除廣播電視業務在中國難以頻道落地之外,公司在華業務范圍幾乎遍布了影視娛樂、主題樂園及度假區、消費品、媒體網絡、互動媒體以及英語語言培訓業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