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場可能現結構性供應缺口 高品質棉花資源較少
目前,國內棉花產區已進入籽棉收購和加工旺季,但市場交易情況顯得有點冷清,棉農對籽棉收購價不滿意而惜售、軋花廠嫌新產籽棉質量差而不愿收、紡織企業因找不到質量符合采購標準的皮棉而苦惱的現象十分突出。
新疆西部匯富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爽表示,從已上市新產籽棉和皮棉的產量與質量分析,今年大部分產區棉花的單產和質量低于去年,其中質量下降較為明顯,如新疆產新棉的主體長度僅為27毫米,未來國內棉市高品質棉花資源估計較少,市場很可能出現結構性供應缺口。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在有關機構已經檢驗的棉花中,長度在26毫米的占18.5%,27毫米的占52.48%,28毫米的占25.27%,29毫米的僅占2.74%,而去年同期已經檢驗的棉花多數長度為28毫米,占比為52.48%。整體來看,今年棉花的長度指標下滑明顯,強力較好的棉花比例縮小,馬值情況則好于去年同期。
“由于新產籽棉質量不佳,市場收購價高開低走,但很多軋花廠仍然不敢放量收購,主要擔心加工出來的皮棉無人要。”劉爽說,當前南疆部分地區質量較差的手摘籽棉收購價最低下滑到了5.3元/公斤,而北疆地區質量較好的手摘棉收購價則為5.8元/公斤。另據了解,新疆地區機采棉收購價在4.6—4.7元/公斤。
發現,今年內地和新疆地區籽棉收購價均低于去年,加上今年棉花生長前期的高溫和生長后期的低溫天氣又造成棉花單產下降,當前很多棉農存在惜售心理,今年棉農的最終收入不容樂觀。與此同時,由于新產皮棉質量普遍達不到紡織企業的采購標準,很多紡織企業因找不到合適的生產原料而發愁,并擔心后期高品質棉花價格會出現持續上漲。
受新棉質量普遍下降影響,國內棉市已出現了兩極分化跡象,即高品質棉花供應趨緊,價格不斷走高,而低品質棉花庫存積壓,價格持續走低。
“國產棉花質量和產量近兩年持續下降,其中今年棉花質量下降程度高于去年,估計今年紡織企業要加大對高品質進口棉的采購了。”楊志江說,上個棉花年度,我國進口棉花數量在170萬噸左右,主要被紡織企業作為配棉使用,今年國產高品質棉花稀少,雖然進口配額發放等更加嚴格,但估計紡織企業對高品質進口棉的采購數量仍不會下降。
據了解,當前新國產“雙28”皮棉新疆產區出庫價在13000元/噸,質量差一些的為12500元/噸左右,兩者價差不斷擴大的趨勢較為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