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在非洲投資或許會是更好的“春天”
習近平訪問非洲,宣布援非600億美元,包括設立首批資金100億美元的中非產能合作基金 ,這個大手筆讓人遐想--在中非產能合作中,是否包含紡織服裝產業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中非十大合作計劃 中,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 位居首位,內容包括【中方鼓勵支持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興業,合作新建或升級一批工業園區,向非洲國家派遣政府高級專家顧問。設立一批區域職業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設學院,為非洲培訓20萬名職業技術人才,提供4萬個來華培訓名額。】
上海紡織集團似乎早已聞見風聲(國企的政治嗅覺真強),去年就在非洲啟動了蘇丹新型紡織產業園 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100億美元,在非洲建設棉花種植-軋花-紡紗-織布-染整-服裝家紡等紡織產業鏈及配套基礎設施,包括9.3萬公頃棉花種植基地、20萬錠紡紗廠等項目。
非洲全面開啟工業化,中國紡織服裝業如何掘金百億美元商機得益于中非政治交往的良好積淀,中國企業在非洲投資很有優勢。比如,非洲制定了《2063年議程》及第一個十年規劃,很明顯,這些規劃都明顯受中國模式 的深刻影響,非洲在以中國為師。
中非產能合作,中國紡織企業可以在非洲建立配套產業鏈。據著名戰略分析家占豪分析,讓非洲國家成為中國大工業的配套國家,對中國工業的產業升級非常有利,保證了中低端工業在東南亞、拉美、非洲是分散的,在未來不會形成對中國戰略上的挑戰。不得不說占豪的分析太毒辣了,有戰略視野!
在10月14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紡織業‘走出去’交流大會 上,王天凱會長特別強調:在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風險控制前提下,非洲由于充分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稟賦,非洲市場的機遇也值得關注和重視,值得行業深入研究。
中國已連續六年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2014年中非貿易額達2220億美元,非洲則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場和新興投資目的地。
據統計,中國企業在非投資建設的經貿園區已經超過了20個,吸引入園的企業共計360余家,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包括有紡織、服裝、輕工、機械制造、能源、礦產、建材、家用電器等多個領域,累計投資額已經近47億美元。可見,紡織服裝業在非洲投資大有潛力,坐享未來政策紅利。
國內也有大企業在蠢蠢欲動。比如江蘇陽光集團,陳麗芬董事長前不久去考察了埃塞俄比亞。我覺得埃塞俄比亞適合做棉紡,它有廣袤的土地可以種棉花,加上它有9000多萬人口,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它周邊的非洲國家紡織工業也不發達,如果我們在那里投建一條完整的棉紡產業鏈,從棉花到成品,主要針對非洲和歐美市場,我覺得會比較有優勢。 陳麗芬透露,在毛紡業務穩定的基礎上,我們將考慮上棉紡項目。我覺得非洲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主要是那里有很好的資源,原料資源和市場資源。
華孚色紡董事長孫偉挺也表示:從全球范疇與未來時空來講,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應該和非洲合作,來應對美國和印度的競爭。我們不要把東南亞看得太重,因為未來真正的競爭還是南亞,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加起來的組合,跟中國會有量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