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新疆行動方案》推進產業集群化
“到2025年,形成化工、特色輕工、有色、裝備制造、建材、紡織、信息、新能源等8個超千億元、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培育20家以上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6月21日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新疆行動方案》提出,未來十年,新疆將打造成為我國西部制造業新高地。
近年來,新疆在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輕工和食品、紡織和服裝、生物藥品等制造領域具備了一定競爭力。然而,新疆制造業仍存在規模小、發展水平低、配套能力弱、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制造業的帶動和輻射等作用遠未充分發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信委主任胡開江認為,新疆發展主要依靠實體經濟、依靠制造業的局面仍未改變,制造業發展空間巨大。
根據《方案》,新疆力爭通過兩個階段、用10年時間,努力實現制造業強區的戰略目標。第一階段,到2020年,全區制造業增加值翻一番,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0%以上;第二階段,到2025年,全區制造業增加值力爭再翻一番,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0%以上。同時,創新實力顯著增強,綠色制造水平再上新臺階。
在制造業布局上,新疆將著眼中亞、西亞、南亞等周邊國際市場,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布局進口資源加工和出口產業集聚區,建設“一軸、六區、八中心”。“一軸”即天山北坡經濟帶制造產業聚集軸;“六區”即產業優勢比較明顯的烏昌石(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獨克(奎屯、獨山子、克拉瑪依)、哈密、庫爾勒、喀什、伊犁等六個地區,承接中東部產業梯度向西轉移,拓展亞歐市場;“八中心”即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能源裝備、石油化工、紡織服裝、新材料、輕工食品和生物藥品等8個制造業創新中心。
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涉足輸變電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堅持制造業與制造服務業雙輪驅動發展。該公司執行總裁黃漢杰說,將繼續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結合,構建“數字車間—智能工廠—智慧集團”的制造新模式。
哈密作為“六區”之一,是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該地區行署副專員張紅光表示,哈密將結合區位優勢謀劃制造業發展,重點推進現有產業體系的升級、提質增效,加快“互聯網+綜合能源”基地大數據平臺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設東天山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城市,支撐制造業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