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低市場依賴,廈門部分外貿鞋企轉內銷
“外貿越來越難做了,訂單比往年少了一半,海運價格比去年同期漲了近一倍。”7月2日,廈門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底以來,企業面臨內外交困,為保住市場,從原來的“有單不敢接到如今的硬著頭皮也要接。”
據海關統計,1至5月,福建對歐盟貿易總額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4%。“雖然累計進出口增速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由于4月份出口急劇回落,同比增幅趨零,環比下降,導致1至4月累計出口增幅與全年出口增長目標差距加大,領先全國平均水平幅度縮小。”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林昌叢介紹說,出口增速從“快跑”到“慢走”,不樂觀的數據反映出外貿企業的艱難處境。
“過去由于工人不足,有單不敢接。現在訂單越來越少,往年這個時候的訂單都排到年底了,但現在只落實到下個月,而且接到的訂單被一再壓價。”廈門市一家從事運動鞋代工的企業負責人說,企業面臨著兩難,接,意味著“白干”甚至虧本;不接,老客戶也許就失去了。
業內人士分析說,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主權債務危機、人民幣升值壓力及勞動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上漲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影響。目前廈門大部分出口企業屬于小微企業,融資途徑不暢通,資金周轉困難,對于大單、長單不敢輕易接下來。
據了解,目前外貿鞋企的利潤大多被擠壓到出口額的1%左右。“以前做外貿代工一套服裝可以賺兩三百元,然而從去年開始,外貿形勢越來越差,利潤低薄。”廈門一家外貿公司負責人介紹,過去代工利潤可以達到加工費的20%~30%,而現在已經大幅縮減至不足10%。
讓外貿企業主“睡不了安穩覺”的還包括暴漲的海運價格。據了解,今年以來海運價格已經漲了好幾次,歐洲、中東和南美航線上漲幅度最大,而這些地方又是廈門外貿企業出口的重點。本月,歐洲航線的標準柜就比上個月漲了近500美元。
“出口企業都會選擇保險和運費由賣方承擔的方式出貨,出口企業的訂單周期多達數月,也就是說,1月接的單,3月發貨算比較快的,這中間如果產生貨運差價,出口企業自行承擔。”業內人士介紹。
盡管國內市場同樣復雜多變,但為了降低對外需市場的依賴,許多外貿企業不得不轉戰國內市場。據了解,目前,廈門一些外貿企業已經開始出口轉內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