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寒冬:運動鞋市場難“消腫”
運動品牌該如何“消腫”成了業內最想做但最不想說的事情。記者日前聯系了兩家國內知名的運動鞋品牌,以及委托體博會工作人員聯系參展的幾家運動鞋品牌企業,在提到“庫存”、“消腫”這樣類似的話題時,眾企業要么是沉默,要么是委婉拒絕。
不過在其他一些公開場合,國內運動品牌還是樂于表述自己在運動鞋這個領域的成果和應對措施。日前在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聯合推出的“2012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中,安踏以8.4%的市場綜合占有率蟬聯“運動鞋產品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位”,隨后安踏品牌負責人徐陽表示2012年安踏推出了超過2000款運動鞋,憑借著創新與更佳的產品組合來贏得消費者喜愛。
事實上,2012年安踏在產品創新方面推出了柔軟柱及夜光柔軟柱科技。此外,安踏最新推出的止滑橡膠a-stickyrb已廣泛應用到其戶外鞋類產品上。其防滑性能可抓緊平滑和濕滑的地面。和規模大、產品研發周期日趨合理的安踏相比,老牌國內運動鞋品牌回力近兩年在產品外觀設計上利用大學生手繪等營銷活動,做出了一些自己的嘗試,也收到一定的回報。但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回力當初最核心的“高幫籃球鞋”在目前的籃球鞋市場上,已難言當年“帶頭大哥”的風采。另一家國內知名運動鞋品牌,如今更專注于幫助學生體育應試的需求,雖然在產品研發上尚未見到突破性的新進展,但在營銷渠道的整合上又上了一個臺階。而目前一些行業動態顯示,李寧、匹克等運動品牌從追求訂單增長到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來提升單店營收。
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不小,但整個行業“大而不強”,品牌附加值和產業結構有待提升和優化,產業集群效應明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消腫”的速度。據2012年5月17日發布的《中國體育報用品行業20102011發展報告》顯示,“中國制造”目前已占據世界體育用品業65%以上的份額,中國同時也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作為世界體育用品的制造中心,國內運動鞋占據世界市場的份額超過70%。而在世界體育品牌100強企業中,美國占了絕大部分,日本有十幾家,韓國也有兩家,而中國卻沒有一家企業入圍。
據一份權威統計,目前在中國運動鞋的生產企業中,約有十幾家企業的年銷售量超過1000萬雙,而年銷售量在幾十萬至幾百萬雙的企業則達到近百家。運動鞋的生產研制已形成了以福建泉州、廣東東莞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其中以泉州地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年總產量約14億雙,集中了國內大部分知名運動鞋品牌;而以東莞地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年總產量約8億雙,該產業集群多以給國外知名品牌貼牌生產為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