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面向全球,中國制造出國門
第六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于1月20日在東莞厚街舉行,論壇圍繞“中國制造走出去”及“世界鞋業可持續發展趨勢”等話題深入展開,來自全球16個制鞋國家的行業專家、嘉賓、媒體等近千人參加了論壇。

亞洲博鰲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精益制造研究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鄭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美國布朗鞋業全球采購總裁Charles Gillman、法國西迪士CTC執行總裁莫漢毅、全球鞋業合作伙伴公司創辦人PEter T. Mangione、意大利鞋類貿易協會總裁Massimo Donda等全球行業巨擘的智慧,給行業帶來新一輪全球視野的創新思維的觀念。
本屆世界鞋業發展論壇由中國皮革協會、廣東鞋業廠商會、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亞洲鞋業協會、香港鞋業商會等單位聯合主辦,世界鞋業總部基地、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東莞市鞋業商會等單位聯合承辦。

論壇啟動儀式

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皮革協會、廣東鞋業廠商會、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香港鞋業商會、東莞市鞋業商會等單位為最佳戰略合作伙伴
莞企“走出去”成趨勢
金牛皮業集團董事長劉志軍最近頻繁奔波于埃塞俄比亞與東莞之間,他正在埃塞俄比亞籌建一個材料采購基地,將非洲的皮料采購后運到國內,未來考慮在埃塞俄比亞建立制造工廠。
像金牛皮業這樣受到國外低廉勞動力、較低勞動力成本以及投資優惠政策等資源吸引的東莞鞋企正日漸增多。
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梯度轉移是普遍規律,對于制鞋行業而言,這種現象正變得尤為明顯。其中,預計總投資4億美元,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的埃塞俄比亞中國華堅國際輕工業城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將工廠設到埃塞俄比亞好處很多。”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坦言,首先非洲人力成本較低,關稅較低,而且也能給干部更多的晉升空間。張華榮在埃塞俄比亞得到了“最高禮遇”,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張華榮3個月內便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了一個500人的工廠,隨后不斷擴大規模。
有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制鞋行業向東南亞、印度、非洲等地的轉移正從個別企業,轉變為多個企業甚至產業鏈層面的轉移。
{page_break}走出去,而非“出走”
而因“走出去”所觸發的東莞制鞋業“空心化”的擔憂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此,龍永圖等專家學者指出,制造業走出去是大勢所趨,而東莞鞋業并不會就此“空心化”,反而將因此得到升級的空間。
華堅集團在非洲發展得很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勞動力成本的驟降,工資成本由國內總成本的22%下降到3%,生產率是國內的70%。盡管物流成本由2%提高到8%,然而,總的利潤率還是大幅提高了。
目前,除了像華堅集團已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建廠外,在東莞,受到國外低廉勞動力、較低勞動力成本以及投資優惠政策等資源吸引的鞋企正日漸增多。
論壇上,全國工商聯副秘書長王忠明認為,“30年前人工成本便宜,如今30年過去了,勞動力成本上升,融資成本高,中國企業走出去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因為他的背后是市場經濟的規律,競爭的規律所驅動。”
龍永圖指出,“過去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目的是獲取當地的資源,比如石油、木材、礦石等,現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目的,更多是和當地的經濟、制造業融合在一起,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國經濟通過走出去已經能和世界深度地融合。”
在盧鋒看來,要應對市場競爭規律,在傳統制造業的轉型中,“供應鏈要往高端走,技術水平要往高端走,最后企業的布局要往全球化方向走。”
“空心化”與脫皮再造
鄭力在論壇上表示,巨大的國內市場決定,相當大一部分制造業需要留在國內,以最符合市場規律的方式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會逐步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形成包括總部經濟、研發等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業態,不容易像勞動密集型的制鞋環節那樣遷走。
張華榮也承認,雖然他正將華堅集團的制造業務向埃塞俄比亞轉移,但是他在東莞和江西的工廠仍然有約1萬多名工人,并以高端制造為主。
而相較于東莞,法國和臺灣兩地的鞋業發展歷程已有效地東莞的鞋業發展“舉證”。
據法國制鞋技工聯合會主席PierreBonnet介紹,上世紀末,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雖然法國的制造行業有所萎縮,但留存了不少全球性的高端奢侈鞋業品牌和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是當年在北非投資的良好成果。
臺灣明治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永明也表示,雖然鞋業制造轉移出去之后,鞋業行業在臺灣的熱度有所降低,但是企業的競爭力提升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能做精做透,并且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轉出去的制造業也能形成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鏈條。
龍永圖分析說,產業的轉移過程,事實上也是產業的升級過程。過去東莞鞋業以低端制造為主,如果不將低端制造轉移一部分,就不能為鞋業的轉型升級騰出必要的空間和資源,“轉型就是要脫一層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