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三四千家制鞋企業大都要轉移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參加溫州企業“走出去”座談會時指出,溫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走出去”,轉移到非洲等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
溫州市外管局方面介紹了目前溫州企業“走出去”的基本情況:截至今年6月中旬,已登記走出去的企業達151家,投資總額為17.5億,其中中方投資15億;而今年1至6月份,溫州“走出去”9家企業,投資總額9.6億,中方投資1.5億。
座談會上,溫州各相關企業都提到了目前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特別是勞動力成本不斷升高的問題。據悉,越南的工資成本是中國的30%~50%,非洲的工資成本是中國的10%~20%。
林毅夫在座談會上表示,預計到2020年,全國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將達到1000美元左右。這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勞動密集型企業會有部分留在國內,但數量將非常少。
“據我了解,目前溫州制鞋企業有三四千家,絕大多數需要轉移。”林毅夫說,“不轉移的話,我認為在未來的5到10年內,這行業將受到巨大沖擊。
談及該轉移到哪,林毅夫表示像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是不錯的選擇。“現在東南亞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幅度并不低于中國,轉移到印度則有一定的政治風險。”
“我們溫州的企業可以‘抱團取暖’,溫州政府跟當地政府談好條件,設立像‘溫州工業園’這樣的園區來承接我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林毅夫說,“國內有城市已沿著這個思路,找到許多非洲國家,像埃塞俄比亞、塞內加爾的合作意愿都很高。”
參會各相關企業代表在贊同林毅夫的同時,也表達了顧慮。康奈集團有關負責人稱,一些國家基礎配套設施落后,后期配給的物流成本很高。此外,溫州制鞋文化雄厚,制鞋人員技術嫻熟,而國外勞動力相對散漫,員工培訓也是一個問題。而且尼日利亞等一些國家政治形勢也不穩定。
對于上述擔憂,林毅夫表示,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轉移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到海外經營人才,他認為應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培養職業經理人,將海內外人才留下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