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的亞運 廣州的自豪
廣州亞運就要開幕,經過2300多個日夜的精心準備,廣州在迎來自己的節日時,鄭重地向世界宣布:廣州準備好了。
廣州準備好了,可以從四海賓朋滿意的笑容中得出答案。近日陸續抵穗的媒體同行來到廣州,不由地贊嘆,廣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4年后故地重游的中國北方一媒體記者這樣記錄廣州:廣州全城已漫卷著撲面而來的亞運氣息,道路兩旁的標旗,人行道上的志愿者,公交車體上的廣告,花叢中的“祥和如意樂洋洋”,無不提醒著市民和游客,現在是亞運時間。
感受亞運時刻的交通,有外國媒體這樣描述:得益于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的實施,廣州的交通狀況如今大為改善,堵車現象已難得一見。而幾天前因為免費政策而人滿為患的廣州公交車和地鐵,也隨著政府善意而明智的“朝令夕改”而恢復了往日的井然秩序。
盡管廣州的53個亞運比賽場館分布在全市的10個區和2個縣級市,這給運動員們和記者們增添了不少奔波之苦,但受益于廣州的地鐵交通的建設,80%的場館有地鐵可直接通達。自2004年廣州成功申辦第16屆亞運會以來,先后投入近700億元人民幣,建成了超過200公里的地鐵線路。目前,廣州市擁有8條地鐵線,直通機場、火車站和高鐵。地面,廣州市交通部門還投入1000多輛車,陸續開設76條亞運專線,方便市民出行觀看亞運賽事。
感受亞運臨近的場館,參賽運動員豎起了大拇指。11日,記者來到天河體育中心網球訓練場,韓國女隊正在訓練,訓練結束后,她們難掩興奮地告訴記者:“場館設施簡潔樸素,也很便利和實用,達到了北京奧運會場館的水準。”和韓國女子網球隊一樣,比賽尚未開始,就已對廣州亞運場館交口稱贊的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許多運動員。
6年里,廣州和其他幾個協辦城市圓滿地交上了包括53個比賽場館、17個獨立訓練場館的優秀答卷。廣州還建設了亞運歷史上首個集亞運會配套設施為一體的亞運城,這座亞運城,比賽時是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的使用區域,賽后將轉型為一個新型的社區,成為集居住、購物、醫療、教育為一體的高品質生活區域和區域服務中心。
同時,一批以生態旅游、文化產業、社區發展相結合的亞運場館如畫卷般展開。舉行開閉幕式的海心沙,賽后將成為亞運公園,用以展示亞運文化。海心沙將會與廣州塔、廣州博物館、廣州大劇院等建筑一起成為廣州新中軸線上最能夠體現城市面貌的新景觀。
感受廣州的市容環境,不僅來自外地的友人,連廣州市民自己也不由發出這樣的感嘆“廣州真漂亮。”
這直觀的感受可以數據來佐證:5000萬盆鮮花上路,新建1060公里綠道,新增1300萬平方米綠地,新建50多個開放式公園,3萬多幢建筑物的立面整飾和1512個社區環境綜合整治。如今的廣州,天更藍,水更清,路更暢,房更靚,城更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辛苦了6年、2000多個日夜的廣州人在節日來臨時,終于可以自豪地說一聲:我們準備好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