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和業內人士來把脈展會的發展
集天時地利人和處于發展黃金期
記者:如何看待全省會展業發展現狀?
羅秋菊:我的團隊對第十四屆和第十五屆西博會進行了持續兩年的跟蹤研究,同時也對2013年在成都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和華商大會進行了細致的剖析。對這些展會的研究,給了我一個直觀的感受——成都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會展城市,不僅會展規模大,還擁有政策、經濟、產業、人才等優勢,可謂集中了天時、地利、人和,以成都為龍頭的四川會展業正處在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曾武佳:近年來,我省會展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會展經濟體系。全省已成功承辦和培育了一批規模大,專業化、市場化水平較高的全國性、區域性展會。其中,展覽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標準展位在4000個以上的大型博覽會包括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成都國際汽車展覽會等。同時,各市州的會展節慶產業也相繼發展。多地依托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和產業特色舉辦的節慶活動不斷增多,如都江堰的放水節、西昌的火把節、自貢的國際恐龍燈會等,而這些節會,也已成為四川知名節慶品牌。
不能看著新鮮就一窩蜂地辦會
記者:現階段,我省展會活動在數量上已形成了一定規模。未來,在提高全省展會質量方面,應如何著力?
張學輝:目前,全省會展資源分布不均衡,會展活動、會展場地、會展企業和人才等高度集中于成都。下一步,應該著力于打破資源配置不均,由現在的“單中心”發展格局,轉而像廣東、浙江等省份那樣打造“多中心”的大會展格局。
曾武佳:發展會展業應該具有清晰的目標。不能看著什么活動新鮮,就一窩蜂地去辦,一定要嚴把會展活動的質量關。展會服務于產業,自然就需要產業作支撐,各地應該根據各自的產業特色,去辦可持續發展的展會。
同時,從整體上看,我省專業會展人才還很缺乏。在人才存量方面,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工作經歷的會展企業家、管理者還非常缺乏;在人才培養方面,成都40所高等院校中只有5個高校設有會展專業,相關會展職業培訓也沒有充分發展起來,會展業的人才儲備明顯不足;在理論研究方面,目前還沒有人專門對四川的會展經驗與運營模式等進行系統性研究。加快會展人才的培養和會展研究體系的形成,對提高我省展會質量至關重要。
羅秋菊:提高展會質量,還應注重會展業與其他成熟產業的融合。四川的會展公司目前還多以展覽為主。其實,四川省會展業應該充分利用和挖掘四川省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與其深度對接、融合,發展會展旅游業。在國外發達地區和我國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這兩種業態的融合和對接已達到較高水平,會展旅游業這一新興業態,已占到了世界旅游業的20%以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