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與“電”應一體發展—談縫機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現狀
為了緊跟國際發展潮流,把握國際縫制機械前沿技術,面對國家和社會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浙江省經濟和本行業的產業技術現狀,我們應圍繞機電一體化產品中的“機”和“電”兩個關鍵性構成的結構進行深入研究。
對研究直驅應用技術的理解
研究新興直驅應用技術和縫制機械的有機結合,我們應該采用簡繁并舉、高低級并存的方式多層次研究其發展。隨著我國發展低碳綠色經濟戰略的確立,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基于低碳技術和產品的競爭,推動綠色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對縫制機械行業而言,我們要發展綠色經濟,發展成為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的行業,直驅技術將是今后發展的重點。
在電腦控制時代,直驅電機結構的采用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縫紉機使用結構上的重大突破,為縫紉機結構集成化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以結構集成化為標志的技術發展趨勢,必然會將縫紉機的控制部分、驅動部分、機械部分集成在一個縫紉機的機頭內,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機器的后續安裝要求,降低因使用者不熟悉機器的安裝而引發的不必要技術故障,而且還可以提高機器的使用效率,使設備外觀進一步簡潔和美觀。
使用直驅型電機的優勢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直驅型的電機和縫紉機主軸成一個整體,用法蘭或軸套進行聯接,其驅動方式則不需要用皮帶進行傳遞,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電機皮帶的傳動所造成的能量損耗和打滑現象,以及引起的皮帶碎屑導致的故障。據不完全統計,用直驅節能電機的縫制設備的節能效果要比搭載了普通節能電機的縫制設備至少節能15%以上,而且定位更加準確,反應更加靈敏。
由于直驅電機是安裝在機殼內部的,電機對設備整體設計的發熱和散熱條件都比較苛刻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者在對機電一體化縫紉機的電機設計時就應考慮到在高速運轉中產生較少的熱能,同時應用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極大地提高散熱性能。
另外,電控式直驅電機率先在平縫機中應用,由于平縫機體積較大,在速度、精度、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上均有突出表現,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并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縫制機械。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縫制機械行業的直驅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電控式直驅的應用使縫速大幅提高后,相應的機械零配件制造的制造、檢驗標準仍沒有得到提高,造成較多的機器剪線不良、軸承彎曲和曲柄斷裂等等故障現象。
對降低材料性消耗的要求
目前,世界各國的縫制機械企業在設計中普遍利用新型材料,在保證電機功率不變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減小電機體積(包括直徑和長度),同時要求具有較強地散熱性能。
直驅電機在加工技術上,有不少新的要求:電機體積要小,且必須在機殼較小的內腔內安裝;一般電機體積小,輸出功率就小,而直驅電機必須滿足輸出功率大的要求,在電機的結構、磁場和材料設計上都需要改進。
目前,我國縫制機械行業內均對新型電機產生極大的興趣與國產化配套的迫切性矛盾無法避免,但就當前形勢下國內專業生產電控和電機廠商的發展來看,有的是專注電機的不做電控,勢必造成一部分做電控的企業不太重視電機的創新,使縫制機械行業電機生產領域的技術創新也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而目前國內電控電機技術創新和諧統一的發展,這一點在該領域還很難做到,積極促成電機、電控企業合作和兼并重組也是當前行業升級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國家對電機部分重要原材料的調控,使其價格持續數倍的上漲,同時企業內部技術研發、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等相應成本不斷提高,導致電機生產企業在質量、品質及利潤空間上難有進步,因此縫制機械行業電機制造企業應在完善產品的自身品質的同時,依靠完善科學的成本控制,確保合理的利潤空間。
筆者認為,一個企業的成功不代表一個行業進步,企業的發展動力不是來自決策而是來自競爭對手,機電一體化技術要真正沖在歷史發展的最前端,不忘身系行業發展的重擔,通過建設技術發展平臺,全面形成技術共享的局面,引領縫制機械行業實現全面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