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紡織類軍民融合技術成功對接
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京舉辦了“軍民融合發展技術對接會”。來自全國重點高校及企業的代表帶來了織物,阻燃粘膠纖維等12個對接項目。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相關課題組人員認為,這些項目全部是對口項目,有些甚至可以馬上實施。
軍民融合式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總后軍需物資油料部按照中央軍委及總后首長關于科技型后勤的指示要求,組織開展了“四個新一代”的科研工作。通過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通力協作、聯合攻關以及融合發展,這一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11月9日,雙方簽署了“關于推進軍需物資油料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總后將為此設立專項基金,通過軍民的共同努力,發揮各自優勢,盡快讓可行的項目實現產業化生產。此次對接會的舉行就是該協議的切實體現。
“十一五”以來,軍地雙方在防彈、阻燃、偽裝材料研究和漢麻開發利用等方面成就顯著。下一步,總后還將貫徹落實國家和軍隊主題主線重大戰略思想,繼續深化軍民融合發展,以執行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在高性能纖維材料、功能性紡織材料、智能服裝與紡織材料、特殊崗位防護材料、纖維材料再制造技術、特種織物織造技術等六大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共同促進紡織強國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后勤建設。
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所長張建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徐欣榮,以及來自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功能纖維研究所、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北京服裝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家教授與企業家代表共60余人參加了會議。
張建春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此次對接會為先進技術與軍隊需求之間搭建了溝通的橋梁。‘十二五’期間,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加快軍隊裝備的現代化步伐。對于總后軍需裝備研究所來說,研制開發新一代作戰、訓練、防護裝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幾百類、幾千種不同類型的產品。所以,不能僅僅靠軍隊科研人員的努力,還要依靠全社會的力量,特別是中國紡織工業的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我相信,通過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合作這種形式,一定能夠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水平搞上去,實現我軍高度現代化的戰略目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